画廊“遇袭”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低靡,在危机的阴霾之下,画廊和艺术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在经历了2006年的“惊喜”、2007年的“狂笑”、2008年“跌宕”之后,画廊和整个艺术产业在2009年不得不在寒冬中开局。
从2006年开始,随着艺术品市场爆炸性增长,画廊也如雨后的植物疯狂生长。但是随着艺术品成交量的骤降、价格的大幅走低,使得不少画廊出现了经营运转上的困难。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已经不断地传来画廊倒闭的消息,有专家甚至预计这波寒流至少要清洗掉一半以上的画廊。
画廊能否熬过这个寒冬?艺术能否熬过这个寒冬?
“?濉北砬?
冬天的798,寒冷、萧瑟、凝固。
陈月在自己画廊一进门的地方喷了大大一个“”字,并不因为这个古汉字是时下最“IN”的流行语,而是因为“”简单、准确地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2008年年初,陈月开始踏足“艺术圈”,并和朋友一起在798开了一家小画廊,主要做当代艺术品的投资与买卖。“我自己对当代艺术很感兴趣,而且当时北京市政府为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所以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就选择了开画廊。”
“当初不应该开画廊,应该开一家餐馆。”陈月半开玩笑地说,“或者干脆把画廊改成餐馆。”陈月说,现在的798正在被时装店、礼品店、咖啡馆、时尚餐厅、超女快男的音乐工作室等等所占领。
由于没有交“暖气扩容费”,陈月的画廊冰冷得像冰窖一样,“现在798里的画廊基本都没有什么销售额,但是租金和各种费用一点都没降,大家都是靠卖一些工艺品和小纪念品过日子。”陈月说自己的画廊现在属于工艺礼品店。
记者在798里转了一圈,发现昔日张贴各种展览信息的公告板上填满了仓促简陋的转让、转租、场地合作的小纸条,“资金雄厚一点的老画廊也许能熬过去,小画廊要么倒闭、要么搬到租金便宜的地方。”陈月说,自己属于后者。
她说,“现在798里面最有人气的活动早就不是艺术家的展览,而是Nike的鞋子、Diesel的裤子的发布会,或者索尼、摩托罗拉的宣传活动,798已经是一个旅游景点、一个公园或者一个商业中心,所以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事实上,不仅在北京的798,北京、上海、广州的很多艺术区都已经开始出现画廊的倒闭潮,“有一半的画廊可能要面临倒闭和淘汰。”艺术北京创办人、执行总监董梦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政府支持画廊而非画店
“画廊是艺术市场最中坚的力量,它是一个新的产业,我们不能让这个产业在刚刚有所发展的时候就夭折。”由于一直做艺术博览会的工作,董梦阳非常关注和了解画廊的
画廊“遇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