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猎奇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马塞马拉平原
飞机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起飞,在飞往马塞马拉平原的途中,导游慕萨就开始向我介绍当地的两大特色:野生动物和马塞人。
40分钟后,小飞机飞抵马塞马拉平原,下面闪过马塞人的村落,路边的马塞人身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格外显眼。
第二天清晨,慕萨开着越野车带我来到当地最大的马塞村落。这里有他熟识多年的朋友。车刚一停稳,慕萨走下车,村落中的马塞人就围拢过来,亲切地和他打招呼,并围在车旁交谈起来。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近处是越野车、身着民族服装的马塞人和已经走入现代社会的慕萨,一幅绝妙的图画在眼前展开,我偷偷按下快门,将这自然的一幕记录了下来。
马塞人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的地方,以牧牛放羊为生。慕萨出生在这里,然后上学离开,在军队中呆了9年,他再次回到家乡时,选择了旅游行业,经过两年的培训,他现在已经是一家旅行社的老板。
昨天晚上刚下了雨,地面有些泥泞,当地人都光着脚。进入部落,慕萨告诉我,首先要向“村长”――也就是这里的首领打招呼。首领是一个瘦长的年轻人,是前任首领的儿子。慕萨告诉我,谁能做首领主要取决于谁跳得高,所以个子高的人就非常有利。慕萨向我介绍了他的好友萨卡,他一直居住在寨子里,从未离开过。
马塞人的村落十分简陋,一般以一个大家族为一个部落,全家人全部居住在一个院子里。我提出要参观萨卡的房屋,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房屋是用牛粪和土坯垒起的,内部低矮,门口非常窄小,幸亏我比较瘦,要不就必须侧着身才能进得去。屋里一片黑暗,空间非常小,睡觉、煮饭、会客都在一起。我和慕萨、萨卡,还有他的老婆瓦丽围坐在一起,脚下是煮粥的炉子,房屋虽然有小窗户,但是仍然很黑,当地人已经习惯了,为了照顾我这个“外族人”,萨卡特意点起了油灯。
除了牛,萨卡一家还养了狗和鸡。这里的人不同于非洲的其他黑人,身材纤细而高挑,为了防止放牧时被猛兽袭击,萨卡告诉我,他每回在外面独自行走的时候都习惯手执一根棍棒。
闲聊过后,萨卡带我们来到户外去看他儿子正在放牧的牛羊群。远远地,我就看见扎堆闲聊的正在放牧的马塞人,萨卡对我说,“马塞人的站姿都是一样的。” 果不其然,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大都采用一种标准的站立姿势:一条腿站得笔直,另一条腿弯起,膝盖外旋,以脚尖点地,而身体重心就靠手中的棍棒来支撑。
站在大草原上,听着远处马塞人的歌声,从城市里带来的郁闷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忽然想起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硝》,我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净化。回归自然,回归马塞马拉!将是我回去后要对每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
树顶旅馆奇遇
肯尼亚阿巴尔德拉野生动物自然保
肯尼亚猎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