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发热推拿》.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发热推拿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朱丽莎
整理ppt
一、概念
中医发热指体温高于正常,或体温不高,但自觉发热,或扪之发热。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涉及各大系统和多种病症。小儿体属稚阴稚阳,不耐火邪,一旦发热,多引发咳嗽、哮喘、惊风、抽搐和虚脱,甚至关乎生命。小儿发热临床多见因肺系疾病引发。
整理ppt
二、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和内伤因素。
外感发热起病急,病程短,属实证;
外感风寒发热为正邪相争和肺卫郁闭所致;
外感风热为正邪相争和风热本身特点所致。
整理ppt
二、病因
内伤因素分阳盛和阴虚两类。
阳盛以但热不寒,或高热烦躁,或日晡热为特征;起病急,进展快,为实证;
阴虚以低热、潮热、盗汗为特征;起病缓,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为虚证;
此外饮食积滞,郁久而发热;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可发热。
整理ppt
三、诊断要点
-38℃为低热,-39℃为中热,-40℃为高热,高于41℃为超高热。
,但自觉局部或全身灼热。或医生触摸其体表感觉发热,或见五心烦热,面部潮红。
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或血中培养出致病菌。
整理ppt
四、治疗
(一)治法
调整阴阳为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和“壮水之主以治阳光”为发热治疗的基本方法。
整理ppt
(二)基本方
清肺平肝(1-3分钟)
水底捞月(先揉内劳宫约20圈,后以拇指指腹从患儿小指根,经小鱼际至小天心,再经大鱼际内侧进入掌心,环形运至内劳宫,一拂而却,操作10次左右)
清天河水(2-3分钟)
推天柱骨(先以手掌从上至下轻拍,继则下推至局部潮红)
推箕门(先以手掌从下至上轻拍,继则从下至上推,令局部潮红)
摩涌泉(约1分钟)
涌泉:位于足掌,前1/3与中1/3交界处的凹陷中。
整理ppt
五、辨证论治
外感风寒为恶寒重,发热亦重,头身疼痛,无汗,头昏,脉浮紧;
外感风热见恶寒轻,或恶风,发热汗出,咽喉肿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数。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整理ppt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络,发散风寒)
风池:在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整理ppt

体温一般在38℃以下,脘腹灼热而四肢冷,脘腹胀满,膨隆,叩之如鼓,不思饮食,口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恶心呕吐,或泻下臭秽如败卵,舌苔腻,脉濡或滑,指纹紫滞。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清热化积。
整理ppt

《小儿发热推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773 KB
  • 时间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