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八上·东港期中)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 .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水,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2. (2分) 下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 .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 .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哪哪”声 C .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 .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3. (2分) (2017八上·郑州期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4. (2分) (2016八上·长沙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为37℃ B .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C . ×105m/s D .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5. (2分) (2017九下·临泽期中) 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 公共汽车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减小摩擦 C . 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 . 公交车上使用的IC收费卡──利用了超声波原理 6. (2分) (2017八下·常熟月考)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 (2分) (2018八上·孝南月考) 己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 A .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B . 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 .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8. (2分) (2018八上·新乡期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9. (2分) (2019八上·黄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舞台上缭绕的烟雾,是干冰升华由固体变成的气体 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10. (2分) (2019八上·兰州期末)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高压锅煮饭菜,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降低了水的沸点 B . 黑色物体能吸收任何色光 C .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的应用 D . 衣柜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