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维生素与辅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化学
维生素与辅酶
章次
本章的名称
讲授
学时

维生素、辅酶
2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功能及功能部位。明确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分类、来源及化学性质


维生素及辅酶的性质、结构及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维生素及辅酶的性质、结构及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联接
一、维生素概述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三、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概述
(一)维生素的含义及其生理功能
1、含义—维生素既不是基础物质也不是能源物质
(1)维生素
(2)特点
2、生理功能—调节酶活性及代谢活性
(1)生理功能
(2)生物体对V需要的决定因素
(二)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
1、命名—几种不同命名方法
2、分类—按溶解性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VC
(2)脂溶性维生素:VA、 V D、VE 、VK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属外源性物质。
维生素的功能通常是作为酶的辅助因子(辅酶与辅基)。因此,它对动物体正常生长与健康是必需的。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在古代曾有过维生素缺乏症的详细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用猪肝治疗雀目(维生素A缺乏症)。他还曾用麦麸熬粥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19世纪初,欧洲一些研究者认为,人体只需要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水五种营养素,但在航海和探险的传记中早已记载了许多坏血病的病例,这些病人并不能用当时已知的五种营养素来治疗。
1906年,(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素也就是维生素。
1911年,波兰学者Funk首先从米糠中提取出抗脚气病物质,并证明该物质属于胺类,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因此称之为生命胺(vita-amino)。此后,学者们陆续在天然食物中发现了20多种为动物或微生物所必需的维生素,并证明它们在化学结构上大多数与胺不同,故改名vitamin。
现在,人们已能合成许多种维生素,这对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各种维生素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逐渐清楚。
食物构成及膳食调配不合理或严重偏食使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
对食物的储存、加工及烹调方法不当造成维生素的大量破坏和丢失。
淘米过度、煮稀饭加碱、面粉加工过细,可使维生素BI大量丢失破坏;
油炸面食中的维生素也多被破坏;新鲜食物储存过久,维生素C可被破坏;蔬菜先切、后洗、再炒或加碱,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丢失。
维生素缺乏




多见于消化道疾病患者。如脂类消化吸收的障碍可严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机体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特别的增多,若不及时补充则引起维生素相对不足。如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或传染病患者。
如长期服用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丛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B6、叶酸、PP等;日光照射不足,则常可使皮肤内维生素D的生成不足,从而引起小儿佝偻病或成人软骨病。
1. 命名:采用习惯法
用拉丁字母A、B、C、D……来命名,但这些字母不表示发现该种维生素的历史次序(维生素A除外),也不说明相邻维生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命名,如:

维生素与辅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