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生物与环境
1、 动物和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养分(食物)、空间、阳光等。
2、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 需要。
3、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4、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6、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 胁。
过程与方法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
•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
1、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5、 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6、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7、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 原理的运用。
8、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9、 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 得到广泛运用。
10、 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1、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材料的属性、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 快慢的关系。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做出自己的解释。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 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3、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4、 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 空气等。
6、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7、 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 地貌。
8、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9、 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以及土壤的成分。
•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 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运动和力
1、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 的。
2、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
3、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