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语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构想: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调动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比较短小,童话的口吻负荷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想学生肯定很喜欢这篇文章。
教学准备:
电脑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 大松树 风伯伯)〔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
(2)谁来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找家?
师简笔画“大山”,指名将“小松树”和“大松树”画在相应的地方。
(3)齐读第一自然。
[利用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同时采用变换句式练习说话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2、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说话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