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假冒伪劣产品.ppt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页/共18页
第2页/共18页
第3页/共18页
第4页/共18页
假冒商品
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 ,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第5页/共18页
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 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 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变质的;
(7) 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 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第6页/共18页
第7页/共18页
第8页/共18页
第9页/共18页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原因
①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制假售假的主要原因。 ②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某些地方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猖獗的重要因素。部分地方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顾局部,不讲全局;只注意抓经济发展,不重视抓法制建设;有的不惜牺牲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来换取地方和局部利益。
③执法难是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基础原因。法制不完善,使执法者难以找到依据。近几年来,规范市场的专项立法逐渐增多,但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法》或《市场管理法》以确定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的名称、地位、职权与体制。 ④行政执法手段缺乏,难以震慑违法分子。打假,首先要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确认,而工商部门却无这方面的认定权。在送检涉嫌伪劣商品时,不但收费高、时间长,检测网点不全,而且无程序规范。其次是调查取证难。
第10页/共18页

假冒伪劣产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03 MB
  • 时间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