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doc党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
得体会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10月21日上午10时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相关资料, 供大家参考!
党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以特有的魅力突破时代 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颂。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 80 年,但它的丰功伟绩却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是我们中 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 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 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 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广交朋友。 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 碧水献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 话。
彝海结盟不仅为红军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我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
题开创了成功的范例。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 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 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和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 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时,由于得到当地人的帮助, 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 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 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 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千人踊跃参加红军,不 到一天半的时间,便增加了 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都是依靠地 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 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 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 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 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 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工尽 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 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 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 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军民鱼水情谊深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
的篇章。1935年1 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 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 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 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 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 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 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 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 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 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 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 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 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 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 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护理,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 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 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 “红军坟”,成为长 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党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曾向一些年轻人问起长征的事情,令我惊讶的是,不少 人竟然对长征知之甚少,知道的也仅仅局限于“爬雪山、过 草地”。我不禁怅然:难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 80年前那场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在如今有些青少年头 脑中留不下太多的印记?
也怪不得如今的年轻人。毕竟,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
的岁月,和现实生活相距太远,引不起他们足够的关注也可 以理解。但问题背后的隐忧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如果 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不到有效的继承,那我们面临的将是精神 上的断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 能找到我们的传承,明确我们的奋斗方向。所以说,追忆和 纪念那段历史是我们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 唤起人们对先辈丰功伟绩的记忆,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让 人们重温我们的过去,记住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从而弘扬伟 大的长征精神,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唱响主旋律。
追忆和纪念固然重要,但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追 忆和纪念是为了不忘却,是为了发扬光大,但能否真正让历 史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扎根,能否把这种光荣传统和 伟大精神真正注入人们的思想意识,转化为一种作用于人们 行动的精神营养,则是需要
党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