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传染病监督
.
1
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特点(从卫生监督视角)
(1)无证非法行医(机构、人员)
(2)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
(3)出租、外包科室
(4)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
(5)超科目诊疗
(6)异地执业,外出“走穴”
.
2
*
合法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内涵
一是医疗机构要有执业许可证,医师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二是医疗机构要在执业许可证效期内执业,医师要在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三是医疗机构和医师都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
3
*
合法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内涵
以上三层内容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由此观之,在我国从事医疗业务,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应当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同时,《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生的执业的地域、执业范围等也有明确规定。
.
4
依法执业的基本要求:
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活动;
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注册;
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管理制度,诊疗和护理常规展诊疗活动,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
5
依法执业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两个方面:
(1)医疗机构
(2)医务人员
.
6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要求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
7
法规规定: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医疗机构执业法定的唯一的标志文件,是责任主体认定依据。
2、医疗执业 必须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医疗执业活动。
法定成立标志性文件:取得该法定文书后即可合法开展“法律一般性禁止”活动,是法律责任主体认定依据。
.
8
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问题的批复卫医管发〔1999〕第66号
湖南省卫生厅:
一、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要求注明的有效期限是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的有效使用期限。
二、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的校验期分为1年和3年两种,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可用于5次校验结果的登记。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的有效使用期限可依据持证医疗机构校验期的不同,分别定为5年或15年。
地方性法规对有效期限另有规定的,按地方性法规办理
注意:校验期决定有效期
.
9
卫生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后继续生产经营应视为非法(无证)生产经营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延续申请后,应当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受理延续申请的,应当在该卫生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不受理延续申请或者不准予延续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 被许可人未按照规定申请延续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受理延续申请或者不准予延续的,卫生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后,原许可无效,由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并公布。
.
10
医疗机构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