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解读《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解读
制定诊疗指南的必要性
痤疮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很高
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全科医师治疗痤疮的比例增多
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也不规范
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新药物不断涌现
治疗指南需不断更新
2
痤疮的临床特征
青春期发病
有自限性
皮疹好发于头面、前胸、后背、臀部等
多油
多形性皮疹
粉刺
炎性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
瘢痕
3
痤疮的病因学
遗传:家族聚集倾向
细胞色素P450-1A1酶、类固醇21-羟化酶基因
XYY karyotype
内分泌:雄性激素作用使皮脂分泌亢进
无睾酮,无痤疮(no hormone, no acne)
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
药物: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药(碘、溴剂)
其他:情绪、饮食等
4
痤疮的病理生理
1)皮脂过度分泌;
2)毛囊上皮的异常角化;
3)痤疮杆菌的增殖;
4)炎症和免疫反应
5
痤疮丙酸杆菌
趋化因子
微粉刺
炎性皮损
闭合性粉刺
开放性粉刺
毛囊皮脂腺
1. 皮脂增加
2. 脂肪酸刺激
3. 过度角化
皮脂聚集
毛囊扩大
角化物聚集
痤疮的发病机制
无油,无痤疮(no sebum, no acne)
6
各种痤疮的病理变化
7
痤疮的诊断
年龄
皮损特点
皮损部位
伴随情况(如多油)
其他(如月经、药物等)
必要时进行化验
8
痤疮的临床分级
分级是痤疮合理治疗的基础
分级应当易于临床医生掌握
最简单的分级方法是根据主要损害的类型,而不考虑损害的数目:
I级: 只有粉刺;
II级: 粉刺及炎症性丘疹;
III级: 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
IV级: 除上述外,还有结节、囊肿、聚合性损害或溃疡
9
Grade I
Grade I
轻度痤疮
10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