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doc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大兴地乡中心完小李根荣
我师范毕业后,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奔到家乡的教育事业。
我出身于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我希望通过我的教育 和引导,使得家乡的孩子们能有所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我就得到 了安慰。
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是我是怀着虔诚的心在工作,热爱着自 己的工作,我爱我的学。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 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一直把他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在努 力地钻研教材,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以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授解 惑于学生,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希望每学生都能学有所 长,学有所获。
2012年我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特殊在哪里,要陈述一下), 我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去教他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班的部分 学生还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喜欢逃学。这个问题让我又苦恼 又担忧,我苦恼的是如果长此以往,我将对教育事业失去信心;我担 忧的是学生这样继续下去,他们会散失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就会失去 继续升学的机会。若是这样,农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跳出“农门”?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在一次作文课上, 讲解了写作要点后,让学生做口述,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口说给自己的 组员听,最后自愿上讲台来展示。其间我发现,在我的鼓励下平时很
不爱讨论问题的几个学生也很腼腆的说给其他组员听,我惊喜,对他 们几个学生夸奖了一番后,让他们尝试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一下,他 们又很害羞的低下了头,虽然提问没有成功,但我明显看到他们已经 没有了以往的无精打采。他们这样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给我这 个很大的鼓舞,我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相信没有教不会的 学生,只要方法正确,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而且非常关注“潜能生”,上 新课对大家都很严格,但是学生的基础层次和接受能力并不一样。这 样问题出来了,对“优生”和“潜能生”不能做同样的要求,在备课 过程中应分两个目标,如果同一个知识点让所有学生的掌握程度一成 不变,那就不易太难,这样做本班中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中会觉得没 有挑战性,渐渐的他们就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目标定在中难 度以上,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又无法接受。而我们班的学生,占这一层 次的较多,这样他们就更加不热爱学习了,长此以往我的教学将会失 败。因此,我总结出了这样的教学方法一一“复式教学”,运用复式 教学的理念在本班中实践。
就这样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我在课堂中发现了同一 班级同一科目需要运用“复式教学”:
一、写作。学生写作文时,让会写或能写的学生自己写,让无法 下笔或是写了也没有几个句子是通顺的学生拿出《作文选》选一篇符 合题目要求的让他们模仿写。一学期后,那些不会写作文的、从无法 下笔的都可以动笔写作,从语句不通顺到可以正确表达一些句子。看
似不是很科学教学方法,效果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二、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借助课本知识积累起 来的,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老师的指导,他们很容易 就掌握了知识点,而其余学生就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授完新课后让 掌握了的学生找课外资料来巩固,而掌握不了的学生继续学习,这样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任务,也让他们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