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教育
【案例】
这学期,每个班级都设了图书角,图书角摆满了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所借图书数量也不相同。我班的孩子比较多,所以图书也多。孩子们很喜欢阅读,几乎每本书对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每到借阅图书的时段,图书角总是挤满了人。孩子们心满意足地借到了图书,可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却伤透了脑筋。因为借阅的同学多,登记的同学就多了,因为书多,孩子们换书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一来二去,登记本上总是会遗漏一些书的借出与还回的情况。再加上有些调皮的孩子嫌登记麻烦,总是偷拿偷放,所以,图书借阅的混乱情况就更严重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天,本以为等这一阵新鲜劲儿过后,混乱场面会有所好转,可没想到,第三天早上图书管理员小文报告,有本书不见了。我一听,也有些紧张,毕竟是学校的书,万一丢了,可就麻烦了。于是决定等下午作业整理课的时间好好问一问,查一查。
下午,我带着一本《读者》走进了教室。刚进教室,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告诉我说:“吴老师,我们班的书丢了,问了很多人,都说没借过,我们班出现小偷了。”
“是的,是的……”
“老师,肯定是有人偷着拿回家了……”
“这人真是缺德,这不是给我们班丢脸吗?还不早点把书拿出来!”
“喜欢书,不会自己买啊,干嘛偷拿班里的书呀!”
……
看这阵势,丢书这事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也难怪,刚借过来才3天的书就不见了,这不能不让大家产生愤怒的情绪和各种各样的猜测。
到底谁拿了呢?我心里也在嘀咕。于是,趁大伙交头接耳的时候,我走到座位中间转了一圈,想试着找一找,看有没有“可疑”的对象。仔细观察了一阵,也没什么发现。
“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事,老师已经知道了,老师也和你们一样着急。可是现在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呢,还书的时间还没到啊,怎么就能说书被偷了,书丢了呢?我想肯定是哪个爱看书的同学借去看,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忘记还了。这可是好事呀,说明我们班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虽然我说得若无其事,可心里并不平静,我怕……但又期待着。
我的话音刚落,班长小慧就站起来说:“是呀,我觉得吴老师说得很对,可能真的是谁借去了。我们一个劲地说书被‘偷’了,班里出了小偷,那个借书的同学哪还有勇气还呀,我觉得我们做的不对,这样真的有些冤枉人。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同学,这样我们班才能更团结。”
不愧是班长,带有首领“味儿”的发言,引起了一阵回应:
“可不是吗,我有时候就会因为看得太起劲,还晚了。”
“对,应该相信我们班的同学。”
……
很多同学似茅塞顿开,开始重新认识这次“丢书事件”。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本《读者》,上面收录了很多优秀的故事和诗文,我总是看得爱不释手。今天我和大伙一起分享里面的故事。如果有喜欢的同学,下课了来找我借,好吗?”
“好!”全班一阵欢呼,俨然忘记了对“偷书”事件的追究。
我为大家朗读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又感人的故事,有的凄美,有的温馨,有的给人以启迪,有的听了愉悦心灵。从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注视中,从教室的鸦雀无声中,我读懂了孩子们对这些故事的喜欢。
“同学们,老师的这本《读者》,你们喜欢吗?”
“喜欢!”
“你们看过的书籍中,有
“禅”的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