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得体会.doc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3篇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3篇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 呼应。下面是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上周周末,我们班的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块儿参 观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感触很深。国家博物 馆是原历史博物馆向四周扩建后重新命名的。站在国家博物馆 的门前,一种宏伟、庄严的气氛就笼罩在我身上。国家博物馆 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着,仿佛与 比邻的毛主席纪念堂共同诉说着中国复兴的辛酸历程。走进 国家博物馆,我的心陡然沉静下来,长安街上喧嚣的车流仿佛 都化成了无声的岁月之河。
首先参观的便是复兴之路主题馆。主题馆通过展出"复兴 之路"大型图片、雕塑,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 人们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代变迁,表明只有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才真正走向独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 成为大国、强国。在《复兴之路》展览中,我从首厅到尾厅,
认真听取专家的讲解,认真观看每一个阶段的陈列,认真阅读 展览中流动的沉重而恢弘的历史。我仔细阅读着每一件珍贵文 物背后的含义,仔细聆听着每一个讲解背后的深远意义。从鸦 片战争到党的成立,从党的成立,到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新 中国,到改革开放,到实现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隼路蓝缕,终于取得现在 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艰苦而又豪 迈的过程。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入侵到新 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饱经沧桑的 历史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沉重•可中国人民最后还是站起来 了,勇敢无畏地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自己制定的目标, 一步一步认真而踏实地走着,慢慢实现着复兴之路。
由于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衰退,积贫积弱。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我国走 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四分五裂,不断被割地赔款, 国之不国,人民苦不堪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 腐朽的清朝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挽救落后的中国,中 国被北洋军阀分割得四分五裂。就在
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为新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从此,历 史的巨大重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实现振 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而奋斗。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的胜利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 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 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社会 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 会。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列宁主 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 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 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改革开 放伟大构想的提出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从一国两制方 针的构想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中国根据国 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针策略,为民族复兴做出了不懈努 力。在当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中国摸着石头过河, 勇敢而理智地应对一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 发展观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该朝哪里奋斗, 用正确的航标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
时至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由原来的温饱到现在达到小康,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 生活的享受,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个芯片的诞生, 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 一个又一个的成功。香港,澳门的回归,越 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 会,都表现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经融危机,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然 而中国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了不惧困难沉着应对 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使
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