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2021年“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百年萧红的寂寞.docx
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13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百年萧红的寂寞.docx
“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百年萧红的寂寞
20世纪40年代初,一代才女萧红走完寂寞、孤独的人生之路,病逝于战时香港,年仅31岁,给中国文坛留下了永远的遗憾。4年以后,当萧红的力作呼兰河传重版时,曾和萧红生命最终阶段同处香港的茅盾为本书写下了一篇长序。序言以作者的切身体验回述了萧红病逝前后的遭际和心境,表示了作家茅盾对另一个作家创作文本的细致解读,表示了她对萧红其人其文独到的感悟和认知。因为“亲历者”的独特身份,加以作家和批评家的双重角色在文坛的深刻影响,茅盾的这篇〈呼兰河传〉序就长久影响学术界,最少在萧红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序言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对作品的艺术韵致作了精当的概括,一直乐于为大家引用,说它是“经典”性话语,可能并不过分。
然而,半个世纪以后,当以往的“经典”已不再为今天的大家顶礼膜拜,质疑“经典”已成为某种时尚时,茅盾的这篇评论也受到了严峻的责难。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发表的王科的“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的误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个案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便是对茅盾〈呼兰河传〉序的尖锐批评。该文将这篇序言评述萧红心境的“寂寞”是一个误读,并对“寂寞”论下了这么的判定:“萧红研究,萧红作品研究,正是所以走入了一个不自觉的误区,萧红的天才和艺术创新,萧红的历史和人生,正是所以被误读和歪曲。”如此危言耸听,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关注。我们认为,不一样学术看法的讨论是正常现象,对“权威”批评家或“经典”性评论也不是不能够批评,问题是必需坚持学术标准而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必需是对以往“经典”真正的“纠偏”而不是随心所欲感情用事的“解读”。对王文的基础看法,笔者不能苟同,故提出以下拙见和王科先生商榷,并就正于其它教授和同好。
1
王文否定茅盾对呼兰河传评论的一个逻辑起点,即是文章开头指出的:“寂寞的茅盾必定发觉了寂寞的萧红,寂寞的感情必定和小说中的独特美质、艺术气氛产生了共鸣”,于是“寂寞”论就主导了整个作品的评论,它最终成为“流行半个多世纪”的“经典误读”。这一段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评论家的独特感受和作品的美质、艺术气氛产生了共鸣,反而是“误读”作品的前提,莫非作者的感受一定要同作品的“气氛”完全脱节才有可能“正读”?这是很奇怪的逻辑。这里实际上包括到评论家和作家对话的前提,也包括对茅盾一个批评视角及其所产生的美学效应的了解,是不能不争辩清楚的。
茅盾写这篇评论文字,确实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去感受文学作品,这同她以往重视社会意识、重视理智驱遣评论文学作品是大不相同的。在〈呼兰河传〉序的前半部分她用相当篇幅叙述了写作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产生于一个强烈的感情袭扰。她曾有过失去爱女之痛其女儿亚男因战争年代医疗水平低劣,死于人工流产,这痛使她“欲哭无声,只以为胸口沉甸甸、沉甸甸的,似有一大铅块,久久挤压着我的心”①。她对于萧红,也有如同爱女般的关爱,所以当她提笔要为萧红写些评论文字的时候,心头不自觉地浮上对女儿的感念,原也是极自然的。序文中说,正是女儿和萧红在“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这一点上的相同性,勾起了她的无穷感慨,这才有作者将个人感受投射在评论对象身上的别具一格的叙述,这才有文章中对萧红其人及其作品“寂寞心境”的情真意切的分析。读这段文字,我们感觉到的是作者沉重的心理感受,是作者对于文坛痛失女作家的驱之不去的惋惜之情,尤其能打感人心。而能产生如此效应,恰恰就在于评论家的感受和作家及其小说的“艺术气氛”产生了精神共鸣。
评论家和作家的对话能够有多个视角、多个方法,因此能产生不一样效应。但有一点能够肯定:假如一个评论家以对评论对象身世的熟知知人论世,并能用自己的真切心灵去体验作品,同作品的艺术气氛发生了心灵共鸣,从而揭示出作品蕴涵的作者真实情感世界,肯定是篇好的文学评论。茅盾对萧红的评论,也可作如是观。正是因为她对萧红其人有真切的了解,尤其对其生命最终阶段的遭际有刻骨铭心的痛楚和记忆,对其“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有没有限的惋惜,这才有评论文字中“寂寞”论的发掘。应该说,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品评文学作品,发觉了萧红精神世界中很主要的心理质素和艺术质素,正是茅盾这篇评论长久得以流传并影响学术界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还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评论在茅盾全部的文学评论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茅盾是一位习惯以理性的眼光观察事物,以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以理性的文笔表示看法的评论家,在她的评论写作中,像〈呼兰河传〉序这么将理智和情感紧紧的交融在一起的文字并不多见。假如说,我们批评茅盾的一些评论文章有过重的社会分析、政治分析的色彩,还多少有些道理,现在却有些人偏偏选汉字情并茂的〈呼兰河传〉序作为批评对象,实在叫人大出
2021年“寂寞”论果真是对萧红作品的“经典误读”?百年萧红的寂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CS-QdotsPS介导的肝癌靶向基因-光动力学联合治..
2页
C2椎弓根不同部位骨折所需拉力螺钉螺纹长度的..
2页
A公司新酚醛胶项目实施管理研究综述报告
2页
A-H模型下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综述报..
2页
2,3-吲哚醌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功能的调控作用..
2页
沉淀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16页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8页
廉洁从业情况说明800字 廉洁从业情况说明800字..
21页
开学演讲稿初一新生版(5篇)
9页
想象作文【6篇】
10页
收银员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3篇)
7页
求职简历MYRESUME
8页
2025年感恩自然的诗歌(共16篇)
22页
2024年客服年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3页
2025年感恩书信活动总结(精选14篇)
22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13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读书之乐
文件大小
:
24 KB
时间
:
2021-03-23
相关标签
寂寞的诗词
寂寞的语录
寂寞的情诗
寂寞语录
守住寂寞的经典语录
爱与寂寞经典语录
高手寂寞经典语录
耐得住寂寞的经典语录
孤单和寂寞的经典语录
寂寞的春天读书笔记
经管励志
随笔札记
诗歌散文
卡通动漫
军事观察
报告文学
古代文学资料
外国文学
少儿读物
工具类书籍
文化艺术理论
世界各国艺术
书画美术
声乐器乐
舞蹈
戏剧艺术
电影、电视艺术
军事理论
世界军事
军事技术
史学理论
世界史
中国史
文物考古
民俗传统
文化传播
动画
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最近更新
引文网络中文献深度聚合方法与实证研究——..
异位胰腺临床特征及其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价值..
建设生态示范区自组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建筑形态学视角下的多米诺体系的演化与变形..
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关..
度洛西汀合并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
应用于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的聚合物材料螺旋盘..
2025年描写心情的散文(共10篇)
2025年描写山水的作文(精选25篇)
2025年描写家乡秋景的作文600字(合集27篇)..
2025年描写夏天早晨的散文(共12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从“说教”走向“体验”——..
2025年描写冬季雪的优美句子(共4篇)
2025年描写冬天下雪的句子摘抄(共14篇)
常见汉译法句子正误分析(12)
2025年描写人物品质的段落(精选12篇)
2025年掩饰的反义词(精选4篇)
2025年控烟工作计划(共20篇)
工科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工件排序问题的若干研究
2025年探究网络综合布线测试秘籍(精选10篇..
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考试题..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经典红歌老歌100首歌曲曲目
《寄宿日记》地表韩漫最强阿姨
【原】高清漫画《古惑仔》(1-2335卷)全集
[脊梁电视剧]脊梁
(完整版)精忠报国岳飞传攻略
十八英雄归大唐上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