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的词语一个词语的历史
假如说新世纪文学中最为轰动的文学现象,那么当然要数“80后”文学了。“80后”文学是对新世纪出现的青少年写作的命名和概括,因为写作者基础上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故而得名。这些青少年写作者也被称为“80后”作家或“80后”写手。自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来,“80后”文学在图书市场上独领风骚,2021年后更有席卷天下之势。时至今日,在经历了众多的误读和中伤以后,“80后”文学已然取得骄人的成绩。张悦然、郭敬明、李傻傻、蒋峰等不少写作者全部已加入了中国作协,其作品更是成为收获花城上海文学等主流文学杂志的常客;最近,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50年修订版开始把 “80后”文学纳入文学史视野;多种版本的文学年选也全部为“80后”作家留下了一席之地。毋庸置疑,“80后”文学不但进入了市场,而且已经进入了文坛。研究“80后”文学对于研究现代中国的文学生态有着极为主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梳理“80后”一词的来龙去脉,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必须的反思,以期更加好地把握这一写作时尚。
“80后”的谱系
“80后”文学的源头能够追溯到上个世纪末的低龄化写作亦称少年写作,但真正开启“80后写作”大河的还要数1999年初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大、清华等我国几家著名高校联合举行的“中华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其后的“80后”文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由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至2021年大约四年的时间为“80后”文学的萌芽时期,亦称市场化时期。以2021年底为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韩寒、春树为代表,风格偏于叛逆;后一阶段以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风格偏于感伤。萌芽时期“80后”一词出现并开始它的“概念的旅行”,“80后”文学关键是小说在市场上全方面繁荣。2021年以后“80后”文学全方面开花,“实力派”和“偶像派”之争,奇幻武侠、恐怖悬疑等新文体的加入并风行,全部预示着“80后”文学在分化中的成长,这一现在还在进行的时期我们称之为“80后”文学的发展时期或文坛化时期。这一时期名家林立,但没有一统江湖的盟主,因此风格也偏于多元化,其表现为叛逆和感伤并行,奇幻同恐怖杂生。这一时期“80后”一词开始风行并受到反思,“80后”文学开始正式全方面进军文坛。那么“80后”这个词语到底是怎样产生并传输的呢?
根据比较公允的说法,“80后”这个词是在2021年首先出现在诗歌领域的。2021年7月诗参考率先推出了“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专栏,这一拗口的提法,以后深入简化为“80后”。因为网络诗歌论坛和诗歌民刊的大力追捧,“80后”一词便开始流行起来,2021年至2021年开始在文学杂志不停抛头露面。2021年开始,刘川主编的诗潮杂志开设“80后诗歌大展”栏目,同时老牌诗歌刊物星星诗刊等也开始扶持新生力量,星星诗歌网开辟第一个含有官方文学意义的“中国80后论坛”。2021年第三期青少年文汇杂志开设“80后诗歌大展”;2021年诗林推出“80后九人诗选”,并公布“80后”诗人泽婴有关‘80后’一文;海峡•大校月刊连载“80后诗展”;诗选刊第9期推出“8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展”,共有80余人入选。可见,“80后”一词最早是产生并传输在诗歌领域的,至2021年底,“80后”诗歌运动已初获结果,“80后”诗歌作为“80
2021年三个字的词语一个词语的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