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综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经济活动,参与经济活动要求我们懂得其中的经济学道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场景,回答1—2题。
1、场景一:小明的母亲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这里“气象信息”( )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
2、场景二:小明的父亲领取了3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实际支付80元。在这里,3000元、100元、8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3.2011年7月,,而5月初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日元兑换人民币进入“8时代”,此次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影响的是( )
① 旅行社:赴日旅游线路报价半年涨3成
② 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工资涨了
③ 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 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受上涨较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图为2010年5月以来我国的CPI走势图。
CPI指数持续上涨会导致( )
①商品普遍销售困难 ②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③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④货币的发行数量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假定2010年7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截止2011年8月,用100元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分别是多少( )
A.25% 20% B.20% 20% C.20% 25% D.25% 25%
6、2009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200万件,价值总量为2200万元;2010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提高25%,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0年这个企业全年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
A.2200万元 B.2750万元 C.2500万元 D.3025万元
7、近年来,我者调查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深层次、趋势性原因,是农民务农成本的大幅上涨。主要来自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土地租金的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下列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农产品价格上涨体现了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的道理
②农产品价格上涨必然有利于农民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农产品价格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综合测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