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党员,组织和思想都要“落户”
从武汉到成都,孔德东不仅身“漂”过来,心也安稳了下来。
2014年底,在湖北武汉工作的孔德东选择到成都发展,工作稳定后,他将党组织关系从武汉人才市场转到了成都人才市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千多公里的距离,找工作、转党组织关系,过程并不复杂。
但作为“新成都人”,偌大的城市能给他归属感吗?刚来成都时,孔德东心里也犯着嘀咕。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才来成都不久,就融入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h组织关系转过来后,与党组织的联系密切起来,参加了很多党组织活动,也结识了不少朋友,进入到一个党员大家庭,很有归属感。”而在这之前,孔德东所在的党组织与他联络较少,他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像跟党组织失联了似的。
现在,孔德东担任199支部党支部书记已经三年了,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服务党员的能力也更强了,他说:“找到了组织,融入了组织,很幸福。”
孔德东是“蓉漂”党员中的一个典型,从“漂入”到“融入”,党组织关系的转接不仅仅是一纸介绍信那么简单,这背后,是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做出的努力。
? 摸清“家底”
引导“蓉漂”党员“组织落户”
“8760”,这是截至2018年3月31日,党组织关系挂靠在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的党员人数,孔德东就是这“8760”之“1”。
“人事档案托管在管委办、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户籍关系在成都市外或落户在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人才集体户的党员,都由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负责。”成都人才市场流动党员工作部部长邹海燕介绍说,“目前,组织关系挂靠在管委办的8760名党员,是我们全面清理排查后的数据。”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将每名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中共中央组织部要求,2016年1月至7月,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而在中组部发布要求之前,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的清理排查工作已经开展了数次,这为后期的清理排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蓉漂’党员身份隐蔽、分布零散、流动随意,清理排查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邹海燕说,“打电话、寄信件、发短信、发Email,社保查询、公安查询,能用到的办法都用了,虽然还有部分党员没有取得联系,但我们的清理排查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党员联系率达到93%,基本摸清了‘蓉漂’党员情况。”
“家底”摸清了,如何引导“蓉漂”党员“组织落户”?
结合党员清理排查工作,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向社区、园区、单位等转出6815名符合“落地”条件的党员,引导他们就近到相应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基层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此外,成都人才市场管委办专设“蓉漂”人才党组织,优化重组基层支部。按照“分类管理、志趣相投、动态调整”的原则,将流动党员党支部分为“院校型、地域型、行业型、志趣型、公益型”等几个类型,现已成立317个党支部。
“‘蓉漂’党员来自各地、各单位,通过寻找党员共同点,设立类型化党支部,有助于我们教育管理服务党员,也有助于党员之间沟通交流。”邹海燕解释说。
? 强化教育
引导“蓉漂”党员“思想落户”
“来成都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党员教育培训,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
“蓉漂”党员,组织和思想都要“落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