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教(学)案教学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细节描写的句子,体会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激qing导入。
  1、导入
  今天,老师讲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为人的心世界,感受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2、师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4、文章指谁的忠骨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朗读课文(可以齐读、轮读、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同伴认真倾听,及时纠正同桌读错的地方。
  ⑵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展示汇报。
  ⑴师抽读生字。
  a、学生开火车读,全班跟读。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勋鉴。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⑵检查课文朗读。
  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a、学生回答。
  b、师板书:爱子殉职传噩耗,主席踌躇满怀痛抉择
  c、理解殉职踌躇
  (三)品读课文
  过渡:语言有温度,字词知情感,毛主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次对话,一次心理活动都会流露出他情感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出反映毛主席情感世界的语句,反复朗读后,把自己的感受标注在旁边。
  1、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⑴有感情的朗读你勾的部分,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组员从朗读、感悟上进行评议,并可以围绕句子发表或补充自己的见解。
  3、全班交流
  对课文的理解有多深,你朗读的感情就有多深,请同学们先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读出你的感受,再说说你的感受。你可以一个人起来朗读,还可以邀请同伴一起朗读。
  围绕以下句子进行指导,教师相机板书: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老师同意你的看法,这就是凡人的悲伤。哪些词语让你读出了主席的悲伤。
  从重点的字词中体会人物的情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体会方法,同学们今后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感知人物的心。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a读:生朗读。
  读完这个句子你的感受是什么?(毛主席非常悲痛)
  你从哪些词语感觉到了主席的悲伤。(喃喃紧锁的眉头)
  喃喃是什么意思?(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
  那你能把主席的喃喃朗读出来吗?
  我只听到你读了两遍,但喃喃是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怎样读才叫喃喃,你能再读一遍吗?
  板书:主席锁眉语喃喃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赴朝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教(学)案教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采飞扬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