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骆燕君案例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案例背景:
某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始,大部分孩子已经分散在各区域中,其中一名幼儿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角色,就自由在室内游走,蹦跳,老师觉得这孩子有点自由散漫,就提醒他赶快进去区域游戏,但这孩子好像没有在意老师的建议,继续在活动室内自由闲逛,老师第二次提醒他,该孩子跑着一头撞在钢琴角上……老师们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通知家长后急送医院,在医院的等待中,当班老师在医院和家长聊起了家常……这一刻,作为老师,应该和家长沟通哪些话题才合适。
案例分析:
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家长沟通,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沟通越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距离越位、话题越位、权限越位。像前面提到的当班教师属于话题越位;幼儿园以女性教师为主,经常到幼儿园接送孩子的家长也已妈妈和奶奶等女性家长为主,因此,幼儿园是女性之间交往和沟通的集中地带。女性之间沟通比较热情、随和、细腻、生活化,除了工作和孩子的事情外,大家很容易聊起衣着、购物、美容、保健、瘦身、旅游、婚姻等方方面面的话题。而且,家长都有与教师拉近距离的朴素愿望,一些家长主动向老师提供生活,休闲和情感的话题,家长的心思可以理解,教师不宜一口回绝或者闭口不谈这些内容。但是,要注意沟通的时间,场所与程度,不宜在家长情绪不定的时候谈论。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缓和家长的情绪,但实际上是弄巧成拙。
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到位、得当的沟通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爱心、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俗话说;多余的解释是苍白的),然而,很多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并不到位,导致出现家园矛盾。通过以上案例,反思自己的沟通技巧。
首先要尊重家长。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其次,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园互动。
再次,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最后,是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再次,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

骆燕君案例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