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形式政策课心得体会.doc让历史告诉未来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
利70周年暨世界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70年前历史的转折,里程碑式的胜利,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好儿郎的气节,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只为了铭记 历史,展望未来。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短短8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军队伤亡322万 余人,其中阵亡约132万人;中国共产党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3600万人……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代表着多少鲜活的生 命消逝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
回顾这一场破坏力如此之大的战争,刚开始,日本侵略者是把国民党作为主 要作战对象的,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 全国抗战初期津会战、淞沪会 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 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但是, 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 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 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 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 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 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 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之后,随着中日战争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 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1938年9月,中 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 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 日战争的胜利进行。1943年2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获胜,使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发生历史性转折。同年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 局部反攻。而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 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 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 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 的人民军队来进行。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 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1945年8月,美洋战场上 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 了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 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
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945 年8月14 0,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大学生形式政策课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