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大观园和桃花源及乌托邦比较研究乌托邦和桃花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观园和桃花源及乌托邦比较研究乌托邦和桃花源
摘 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宝玉及众女儿的人间乐园,它对应于天界“太虚幻境”的美好,这又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世外桃源”及乌托邦心理的折射,但曹雪芹所设置的“大观园”又别于其它意义上的乌托邦,这是现实版的乌托邦,这也是我们青春版的“极乐世界”,是红楼梦里的桃花源,是小说中最撩人魂魄的出色华章,青春的乐园,青春的发明,青春的世界。
  关键词:大观园 桃花源 精神
  红楼梦伴随大观园的被抄捡,乐园失去,喧闹归于沉寂,包围在大观园四面的破坏势力乘虚而入,美好的乐园瞬间变成了阿鼻地狱,风声鹤唳,美景萧条,人心惶惶,大观园最终成为众女儿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从人类一次次对精神家园的探寻经历看,这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悲壮历史。大观园是曹雪芹精神理想的详细实践,它的失败是含有普遍意义上的失败。
  一、女儿的家园儿和世俗的国度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是作家本人为众女儿设置的一个心灵避难所,是作家自己建构的精神心灵家园。桃花源是一个长久以来漂浮在中国人梦境里的理想国,它温暖抚慰着中国人因为现实的沉重而郁闷的心境,不过它的世俗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诗意缺失的中国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对于桃花源的期待要远远地大于曹雪芹的大观园。在我们的审美感觉里,桃花源的心灵温度似乎要比大观园的温度高得多,大观园的色彩明亮度却又高于桃花源,大观园的诗学韵味要远远高于桃花源。假如说,桃花源是中国人的生活之梦,那么,大观园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梦。
  大观园是女儿的国度,是别于世俗生活的“女儿国”,而桃花源却是为避秦人之乱而无意中撞见的一个环境优美、风物古朴的所在,这里仍然是源于世俗、追求自由的所在。从诗学意义看,大观园少了烟火气,多了更多审美的诗学元素。大观园比其桃花源愈加含有文化含量和美学气息。大观园是女儿们精神的王国,桃花源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是中国隐逸文化的生命表现,大观园和太虚幻境对照,显得愈加空旷明净,天上女神和人间女儿,相互呼应,它们组成一个相互映照共鸣的高雅纯净诗意浓厚的审美世界。桃花源和世俗生活对照,充满了纯朴亲和的乡土人间气息,市井之人和桃花源人,相互对应,共同组成一个气息相同相映成趣的世俗世界。不过我们放在人类乌托邦的视野里来看待曹雪芹的大观园和陶渊明的桃花源,我们会发觉曹雪芹的“大观园”有了更多的文化精神的内涵。首先是作家设置两重精神的家园,一个是人间的大观园,一个是天国的太虚幻境,为生命的自由开启了两重门,实际上是人类自由的两大空间,即属于现实生活的大观园和属于灵魂归宿的太虚幻境,曹雪芹在这里探讨了生命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维度的自由,而陶渊明的桃花源乃至一切乌托邦的设计者全部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于是天真地设想一个没有矛盾对立的自由世界,这本身就违反了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矛盾是物质和精神存在的最基础的形式,取消了对立,这个世界就会因为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会陷入绝对静止的死亡状态。没有矛盾的世界,是一个缺乏生机活力的死亡世界,也是一个无趣无味的呆板沉沦的世界。桃花源迷失,以至于千百年来,大家一直想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其实全部违反了乌托邦源于想象的本质,坐实了的桃花源只能是一个到处人声嘈杂的景点,只能是一个被社会规则重新界定的区域,被多种矛盾充斥的喧嚣世俗的社会一隅。曹雪芹的大观园却是宝玉及

2021年大观园和桃花源及乌托邦比较研究乌托邦和桃花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