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小夜曲小夜曲奥地利作家
一个躺在阿尔卑斯山中的漂亮小城。人在飞机上俯瞰,眼底是青翠的山冈,葱郁的森林、蜿蜒的小溪,散落的房屋如绿色织锦上点缀的朵朵小花。 维也纳曾是蛮荒之地,罗马入侵时作为兵驿站,维也纳即是“兵驿站”的德语译音。外人初来时,以为市内的建筑物色调普遍暗淡,问询之下方知奥地利人崇尚自然,尊重历史,凡百年以上建筑不能随意拆除或翻建。经同意,有的室内能够凭个人意愿装修,而外表则必需修旧如旧。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全部。霍夫堡皇宫已经有700多年,美泉宫、美景宫也有300多年的时间,怎么能不留下历史的沧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到奥地利,对这句话就有了深刻的了解。霍夫堡皇宫广场边上那幢极其一般的小房子,竟然是奥地利的总统府,惟一的标志,便是屋顶上低调的欧盟会旗和奥地利国旗,和门口站着的一个时不时开溜的警察。至于总统府本身,实在“小气”得能够,根本不能和周围拥有华丽哥特式尖顶和雕塑的市政厅和国家歌剧院相比。
维也纳,一个令人感动的城市,那古意盎然的街区,无所不在的音乐、雕塑、艺术气息、皇室小说和浓郁的历史陈韵。市立公园中央竖立着那座金色的约翰・斯特劳斯塑像,绿树掩映下的身影仍然诉说着那条灵性飞扬的蓝色河流。音乐把这个国家滋养得那么深,夜晚时分,整个城市里四处有不一样规模的音乐会,乐曲中沉醉出的生活是那么的惬意和沉稳。独自散步,在意兴阑珊的时候,望着乐场结束后游客和大家逐步离散,乐手们携带着乐器各自远去,可能是因为整个城市给人的平静感,大家心中竟然并没有太多的落寞。
街头随地可见很多各具手艺和特色的“街头艺人”。她们弹奏乐器,演唱歌曲,即兴演出多种哑剧、喜剧、木偶,和演出油画素描等。现在,维也纳最流行的街头造型艺术是“真人雕塑”。她们戴着特制的帽子,涂上厚厚的油彩,几乎一动不动地站立在街头,如同一尊人物雕塑艺术品。和石雕铜铸的名人雕塑不一样的是,她们是五脏俱全活生生的一般人。假如在她们面前放下一枚硬币,不论币值大小,这种“雕塑”就会活过来,向你致谢,演出各自的拿手好戏。假如没有任何现金入账,她们就会保持原有姿势一站到底。
斯蒂芬大教堂相当于维也纳的中心和商业区,道路不宽,有很多平滑的石子路,路两边停满了多种车,交通却是井然有序。路两边是各色店铺,装潢部署各具个性。曲折回绕以后,大教堂赫然眼前。第一眼真是惊艳,青黑色的建筑,带着百年的沧桑,沉沉地耸立在那里,每个轮廓全部凝满厚重的历史尘埃。经典的哥特式建筑,锐利的尖顶直插云霄,每个立柱、每片屋檐全部精雕细凿、结构繁复;参观是无偿的,教堂里光线很暗,更显得肃穆,没有些人喧哗,游客们只是静静地观赏,屋顶、四面四处是巨幅宗教油画,诉说着悠远的宗教小说。
维也纳老城中心是理想的漫步场所,美泉宫花园仍然如故地显示出玛丽业・泰瑞莎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国辉煌。这座漂亮的宫殿至今依然幽雅地屹立着。当年,欧洲诸强曾觊觎奥地利的领土,正是这个气派非凡的殿堂令其萌生退意。
“美泉宫”,也叫“夏宫”,是漂亮的希茜公主曾经生活过、喜爱过的地方。一间一间屋子细细看过,对于从小看着希茜公主的小说长大的大家,能到她生活过的地方亲眼看看,简直就像做梦一样。只是,生活永远不像戏剧那样浪漫、那样理想,现实生活中的公主,却是个一生浸透苦难和不幸的女子。婆媳
2021年奥地利小夜曲小夜曲奥地利作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