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夏目漱石和其名著哥儿:哥儿夏目漱石
摘要:对夏目漱石这一位日本近代文学巨匠的生平、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出于笔者的个人爱好,对其名著哥儿略做探讨。 关键词:夏目漱石;“余裕派”;“江户儿”气质
一、有关夏目漱石
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她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以后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夏目漱石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她的含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主要的地位。
2 文学思想(创作倾向)
漱石步入文坛之时,自然主义文学已经在日本流行,很快发展成为文坛主流。含有东西方高度文化教养的漱石从一开始便同自然主义文学背道而驰,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超拔的高度、更有责任感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被称为既反自然主义又有别于“耽美派”、“白桦派”的“余裕派”,是日本近代文学真正确实立者和一代文学翘楚。
1)“余裕派”:漱石在为高滨虚子著的鸡头所作的序文中将天下的小说分为两种,即有余裕的小说和没有余裕的小说,并对“余裕”作了注释:“世间是广大的。广大的世间之事件也有种种。随缘临机享受事件的种种,就是余裕。观察是余裕,体味也是余裕。等候此等余裕才产生事件,才形成对事件的情绪,这些仍然是人生,是活脱脱的人生。它现有描写的价值,也有阅读的价值。”由此她曾一度被称为“余裕派”。
2)漱石的个人主义、自我本位:因为当初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后,大量导入西方文明,失去了作为日本的主体性。漱石在深入研究和思索后,认为必需树立“自我中心”思想,作为日本国民之一员就必需具有独立自主的看法,而且从尊重世人所公认的正直这个道德看法来看,也不应该歪曲自己的意见。
3 文学理论
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夏目漱石以文学论(1906)、文学评论(1909)等文论,组成较完整和系统的文学理论,同时也是她对东西方文学交流思索的结晶。
1)内容
她的文学论首先是突破欧洲中心主义,不以西方文学作为唯一标准,而超越西方通常特定的“文学”概念,但她也很重视西方文艺学的文学自律概念的意义,将它和东方文学以道德伦理为主的学问为第一义的文学概念调和,独自给文学下了一个新概念。她给文学定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文学内容和形式=F+f, F意味焦点的印象或观念,f意味着附在其上的情绪。” F+f即认识要素+情绪要素。
2)中心课题
漱石在其文学论中,将日本文学的主体发展作为中心课题。首先,她强调“三为”,即日本文学的发展,是“为自己,为日本,为社会”(模拟和独立)。其次,她强调日本文学“自己要成标准”,“一切的发展不论怎样必需要有气力-精神”,所谓“精神”,即“自觉自信力”(战后文学的趋势)。第三,她主张“为了扩张日本的特色,为了发挥日本的特色,是要买其利器”,但“西方的东西未必全部了不起。日本有日本的固有特色,发挥这种特色比什么全部主要”。同时,“采纳西方文学,必需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特色“(批评家的立场)。这三点相辅相成,成为建立其独立的文学论的基础。
3)心理学和美学
漱石文学论提出的另一个主要课题,就是主体地再认识文学存在的价值及其独自的功效。她将探求人应怎样生存和生的伦理相关的“思想
2021年小论夏目漱石和其名著哥儿-哥儿夏目漱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