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化异质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关键词: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异质文化 身份认同 摘 要: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一个在特定的异质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概念,提出了有关种族、阶级、性别、自我身份等问题,传达了美国多元民族共存的心声。研究美国现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和作品,不能单纯地从性别角度分析,还要利用西方后学批评理论,从种族、阶级、性别、社会、文化、宗教等多维视野入手,挖掘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和批评对西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填补意义。
一、异质文化碰撞下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概观
所谓异质文化,指含有不一样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的两类文化,代表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意图,在文化整体中最具独特的个性魅力,也最能表现出和其它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异质性形成文化的丰富和多元性。因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各不相同,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生存机会的方法、手段乃至长久积淀的民族心理的形成也会受到地域、种族、国家等原因的影响,由此形成特殊的含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也是文化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一样的区域,不一样的民族之间,在相正确意义上成为异质文化。①“美国这个‘大熔炉’汇聚了世界文坛中最具多样性的文学作品、最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形态各异的文学作家。”②少数族裔文学的发展正是在特定的异质文化背景下,为美国文学的繁荣和辉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发展之初,多以身处异质文化下的早期移民统计在美国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为主。早期黑奴终日在种植园里劳作,在劳动中她们将遭受的苦难、内心的忧伤和对自由的渴望幻化成圣诗(spiritual)、悲歌、民歌,铭刻了种植园中的奴隶自由之精神和尊贵之灵魂。“黑人的历史多保留在自传中,而不在正规的史料中。……自传为黑人作家打开了一扇门,使她们的作品得以进入文学的殿堂。”③“早期华人移民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央求和抗议之声。她们央求美国社会及政府的宽容,抗议对华人移民的歧视和虐待。”④她们将逆境中的艰苦生活及悲凉境遇真实统计在书信、日志、报刊、自传等形式中,华裔作家描写了自己身处多重文化之中的经历和感受。而美国另一支少数族裔――犹太人,作为受难的异族人,她们将创作的视角着眼于演绎一般人的边缘状态、受迫害、被异化和获救赎之上,和此同时,犹太民族几千年来散居世界各地的流亡历程也得以见证,并表示了犹太人在美国找寻精神家园的无尽梦想。少数族裔逐步地以自己文学方法进入美国文学的领地。
作为迁徙的群体及后代,美国少数族裔作家面对母体文化和生活中异质文化的冲突,不停在其创作的文本中凸显出个性鲜明的特色,逐步被主流文学所关注。和此同时,受着后学理论多元性、推崇边缘和解构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发展轨迹中曾一度被湮没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也逐步被发觉、被认可、被确立,并展现出了最为切近后学理论的新兴批评流派的态势。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标识,是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专题和女性语体确实立和发展。她们建立了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不但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种族、性别问题,同时也研究作品中的阶级、历史和文化问题,为越来越高的对于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的诉求,“对多元文化讨论的深入,各个种族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去在文化构建中的主要性,于是文化认同也就成了议论的焦点”。“作
2021年异质化异质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