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曾朴和雨果雨果.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曾朴和雨果雨果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先锋雨果为人类精神文化发明了奇观,赢得了世界众多读者的喜爱,成为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外国文学大师之一。在过去的100年间,中国对雨果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歇。因为近代中国特殊的时代时尚,晚清著名的诗人、小说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曾朴和雨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以雨果为,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是近代中法文学交流的桥梁。曾朴译介雨果,也师从雨果,既吸收了雨果的文艺思想,又借鉴了雨果的创作艺术。
  雨果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始于1903年。鲁迅是中国最早译介雨果的作家,她把悲惨世界由日文转译过来。不过,在中国翻译史上,曾朴对雨果作品的翻译用功最大,数量也最多。据统计,她翻译法国文学名家名篇共34种,其中雨果的作品占19种。雨果的很多作品全部是由曾朴第一次译介来中国的,能够说她是近代译介雨果的第一人。曾朴译介雨果全方面系统,包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关键译作有:长篇小说九三年和笑面人两部,戏剧作品欧那尼、枭欤(今译吕克兰斯鲍夏)、银瓶怨(又译项日乐)、吕伯兰、钟楼怪人、克伦威尔、玛莉韵妲洛姆、嬉王、弼格拉佛、玛丽丢陶、双生子12种,散文歌那尼出幕的自述和恋书的发端两篇、诗歌童、愤激和我的恋书3首。
  曾朴对雨果如此偏爱,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救国图强成为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最强呼声。梁启超等人大力提倡“西学入、政百新”,“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译书为强国第一义”,近代翻译之风由此快速兴起。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曾朴怀着“匡时救国”的愿望入同文馆学法文,后又拜师留法多年而又精通法国文学的陈季同。她刻苦自学法文,用三、四年时间广泛阅读了包含雨果的小说在内的“法国的文哲学书”。雨果小说中鲜明的民主思想和反封建色彩深深地打动了曾朴的民主爱国之心。她深刻地认识到“诚以改良社会,小说之势力最大”。于是,1903年她就着手翻译雨果“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九三年。1904年,曾朴和丁芝孙、徐念慈等人创办小说林杂志,创刊号封面上发表了雨果的照片,显然有以雨果为旗帜之意味。1927年曾朴在(吕伯兰)译者自叙中也曾感慨地说:“那时我正服务于南京,我时时感觉执政的贪诘,军阀的专横,比起西班牙查理第二代,很有几分相像。我被这种感想驱迫,再拿吕伯兰特拉姆重复的诵读,以为它上头说的话,句句是我心里要说的话。”
  曾朴和雨果有着相同的浪漫气质和个性。热心介绍法国浪漫主义作品是曾朴从事文学翻译活动的一大特色。浪漫主义作家反抗现实追求自由的创作思想满足了曾朴的精神需要,她们的艺术风格也十分契合曾朴的审美趣味。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感情丰富,想象奇特,追求理想,向往美好未来。她的作品既能大胆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教会,又有美好愿望。一样,曾朴自幼笃好文艺,向往红楼梦、西厢记、太平广记等作品中的浪漫式幻想。16岁就勇于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宗法礼教。这种浪漫性情使曾朴逐步养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精神。对于雨果这么一位志趣相投、个性气质相契的浪漫主义大师的作品,曾朴青睐有加。1927―1930年,欧洲文艺界盛大纪念法国浪漫主义诞生100周年,中国文艺界也主动响应,曾朴成为中国译介雨果的关键代表。1930年7月她在真美善六卷三号上设置法国浪漫主义百年专号,发表雨果的肖

2021年曾朴和雨果雨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