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自评稿
金银滩学校 鲁萍
给低年级的小学生上数学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至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趣,二是有益。
如果课堂教学活动机械单调,缺少趣味元素的融入,他们的参与劲头和参与效果会大打折扣,倘若老师把有趣当成数学教学的第一要义,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而不注意引领他们真切体验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这样的教学终将开化为形式上活跃,内涵上苍白的病态课堂。
在执教《5的乘法口诀》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突显有趣和有益。
1、创设情境,让学习自然、有趣。
复习环节我却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变式题,将学生置入学习的良好场景。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次基础上我利用可爱的魔术小手引出乘法算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选取做游戏、可爱的福娃、古代的五言诗等素材与5的乘法口诀做了妥当的数学关联。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至高潮,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
2、在情智涌动的课堂中夯实基础。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往往不敢再提“背”字,生怕一提背就犯了错,被扣上“没有新理念的帽子”。类似于“乘法口诀”基础知识,我们还应该是朗朗上口,张口就来的。只不过,要求学生背诵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是经过学生的感情加温,理解基础上的背,经过个体经验加工后的背及交流方法后的背,是有价值、有积极意义的背。
即使是为了背,我也很少用指令性的语言,我运用了很多变式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以便进行记忆。如:“我们来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
“用1分钟的时间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5的乘法口诀装在脑子里”“把口诀遮住还敢背吗?”“把算式也遮住,试一试倒着背”,围绕背字进行的一连串练习方式,将孩子们的情绪调节到比较好的状态,背口诀已不再是一件机械和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建构知识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数学文化的创造过程。
对于像“乘法口诀”这样的基础性知识,不同的老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直接用讲授法,把口诀告诉学生,从知识的层面来说,并不影响学生获取知识,但课堂少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虽然学生自主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这个过程远远
5的乘法口诀自评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