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检查方法X线检查.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一)、X线平片:
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轴位和切线位等。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节以便定位。
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对照,发现细小病灶。
(二)、血管造影:
多用于四肢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检查方法X线检查
二、CT检查
主要用于X线诊断有困难时,或用于软组织和解剖比较复杂的部位。
(一)、平扫
一般行横断面,层厚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而决定,一般采用5mm,或10mm。
(二)、增强扫描
常用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较大的帮助。常表现为: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和有无坏死。
检查方法X线检查
三、MRI检查
能够很好地显示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骨腱、韧带、软骨和骨髓以及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和水肿等。一般说来,不MRI检查不作为首选,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地评价和应用X线、CT和MRI的检查,对诊断骨关节疾病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扫
一般而言,对任何一个部位都应包括T1和T2在内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切面检查。
(二)、增强扫描
其目的和意义同CT增强扫描,据此可以了解病变的血液的灌注,有助于对病变性质的判定。
检查方法X线检查
正常骨骼系统的X线表现
1、骨的结构和发育
(1)、骨的结构:
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组成,互相交叉成海绵状排列。骨小间充满了骨髓。
密质骨:主要由多数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系统包括哈管和以哈氏管为中心的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结构密实。
检查方法X线检查
(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有二种形式:A、膜化骨 如:颅盖骨和面骨
B、软骨内化骨 如:躯干骨
和四肢骨
骨的生长:在骨化的同时进行成骨和破骨,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使骨进行增粗和增长。
检查方法X线检查
2、长骨
(1)、小儿骨骼的特点:
1)、骨干: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含钙多,密度高而均匀且中间厚而端薄。
2)、干骺端:粗大,由骨小梁交织成网状。顶端为一横行的薄层致密的先驱钙化带。
3)、骺板:居骺和干骺端辶间,X线片上称辶为透亮的骺线。
4)、骺:为长骨末发育的骨端,X线片上不显影。
检查方法X线检查
(2)、骨龄
定义:每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骺与骺端结合时的年龄。
检查的意义:
1)、检查骨的发育情况。
2)、判断某些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检查方法X线检查
二、骨骼系统的基本病变
(一)、骨质密度减低:
1)、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减少,亦就是说,有机质和无机质成比例地减少。
X线表现: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甚至出现分层和囊变和骨折。

骨质疏松类型:
广泛性骨质疏松如:老年、绝经后的妇女、营养、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等。
局限性骨质疏松如:感染、肿瘤和骨折后继发性骨质疏松等。
检查方法X线检查
2)、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模糊、骨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承重骨常出现变形,同时还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亮线,与骨皮质垂直,好发于耻骨肢、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

病因:VitD缺泛所致的佝偻病及其它一些代谢性疾病等。
检查方法X线检查
3)、骨质破坏:是指正常骨组织被病理性骨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骨质破坏方式: A、囊状破坏
B、膨胀性破坏
C、溶骨性破坏
X线表现:骨质密度局限性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骨皮质呈筛孔状或虫蚀状骨质缺损。
病因:常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等。
骨质破坏是骨骼疾病的重要X线征象,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邻近骨质、骨膜和软组织的反应等,综合分析,对病因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检查方法X线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162 KB
  • 时间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