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和耐心”是我认为必须教会孩子的事情之一。每做一件事,都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加恒心,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
一、环境很重要。
如果你想让宝宝安静地看书或者搭积木,而自己却在看电视剧,打打闹闹嘻嘻笑笑的场景肯定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怎么能专心投入呢?或者,家里人比较多,大声说话,这样嘈杂的环境,恐怕孩子也很难不分心。
举个例子,我一个邻居的孩子,上小学,每次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他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很多玩具,还有丰富的水果、零食,这不是让人眼花缭乱嘛?妈妈表面上是陪着孩子写作业,可是呢一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一边给同事打电话聊天说笑,发现孩子磨蹭,还唠叨催促。哎,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能集中精力?
二、孩子专注的时候,不要打扰他。
很多宝宝到了一定年龄,比如2岁以后,就能主动安静下来,因为他对某个东西感兴趣,想研究研究。比如,玩水、玩沙、玩土,通常都很专注,这个时候大人不要打扰他,不要怕弄脏衣服而阻止他。
例如,孩子本来正在专心地玩什么玩具,爸妈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喝果汁吧!吃香蕉吧!……能不能先等他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伺候?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再比如,孩子做作业,爸妈在旁边指手划脚,要么指出错误,或者说一些无关的询问,都是干扰了孩子的思路。
三、让孩子独立思考,不要急于帮助他。
如果孩子自己在思考问题,在想办法解决,这本身就是专注的表现,爸妈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去帮助他。
方法和游戏
一、“专注力”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需要爸妈耐心的培养。
作家西塞罗说过:“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专注意味着效率,专注也是一种习惯。
“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对孩子而言,这样的标准似乎就更高了。但是专家提示,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爸妈耐心的培养。
“专心”,不仅是孩子固定坐在位置上罢了,而是应该眼到、手到、心到,在专注的过程中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
二、凡事皆有度,理解孩子
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游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