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中青报实习感言.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青报实习感言
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四个多月了,这里给我的感受和教育一言难尽,聊借此文以作小结。   昨天11月18日晚上来到报社,听我们经济部副主任王尧老师说,她要转调了,一时不知该怎样说好,除了恭喜感谢之辞外,心里还有很多复杂的感受。
  想起四个月前的暑假,自己还在其余报社实习,当初十分犹豫,是继续做下去,还是选择其它?以后就决定来自己最崇敬的报纸――中青报实习,没想到这一做就是近半年了。
  当初决定来中青报的唯一理由,就是要给自己最大的压力,也给自己最大的机会和选择。尤其是当自己已经立志做新闻这一行时,我以为自己不应给自己后退的余地,也不要给自己不继续努力前行的借口。
  还记得那一天,当手里拿着中青报那张淡红色出入证时,满心全部是激动:我最终进中青报了,我最终进来了,来到自己十分敬重的很优异的记者xx当中了!记得那天回到在北师大的宿舍时,我竟把自己的出入证向要好的好友们“炫耀”了一番,自己也逐步开始以“准中青报人”自居了。
  接下来就开始做新闻了。
  开始的第30天进展得不是很顺利,正确地说,是不好。自己拼命地跑了多个会议,见到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取得者和教授学者,也绞尽脑汁写了十几篇稿子,兴致勃勃地给王尧老师发过来。结果呢?全部“枪毙”,理由是还没有熟悉中青报的风格,尤其是经济版的更为严格的要求。
  失望产生了,迷惑产生了。失望 的是自己的不争气,迷惑的是自己做新闻的能力,甚至对自己能不能做新闻产生了怀疑。
  和我有一样感受的实习生还不在少数,很多一起来的实习生陆续全部走得差不多了,我是不是也该就此结束呢?自己想了很多,思想也斗争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留下来,把自己逼上“绝路”,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好新闻。
  8月16日,最终看到自己在中青报的第一篇稿子出来了,题目是浙江大学生生存训练折射就业压力。记适当时为了采写那篇稿子,和另一实习生跑到浙江师大那群学生住的地方蹲了好长时间,很晚了才回来。等稿子出来了,心里自然是快乐。
  紧接着在法治版上见到了自己的第二篇稿子,揭开网上传销的神秘面纱。看到这篇稿子出来时,欣慰的不但是稿子的见报,更在于它的“揭黑” 性质。
  采写新闻逐步上手了,逐步写出了中消协尴尬、熊德明遭遇、邮市顽疾、嘉年华迷惑等十几篇稿子,也逐步对中青报报纸风格和新闻标准有所了解。做真正的公众新闻,做对时代进程有建设意义的新闻,做对得起读者和自己良心的新闻,做通常媒体敢想而没有勇气去做的新闻,等等,这些全部是我对中青报点滴的了解。
  记得有一天在4楼传稿子时,经过一个办公室门口,听一个记者说,里面坐的那人两个人就是李大同、贺延光,当初心头立刻有一个肃然起敬的感觉,一下子竟冲了进去,没有半点犹豫,以至于见到她们不知说什么是好。
  没想到自己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很崇敬您”,过了一会才醒过神来,说了自己对她们的敬佩和崇敬,并向她们要了名片,现在还藏在我的笔记本里。
  给我很深印象的还有今年刚进报社的多个新记者,尤其是教育版的李斌,她们身上透露的激情更是让自己心潮澎湃,甚至有一个冲动。和李斌一起做了篇调查性稿子部分地方院校成考研基地?,事后反响很大,很多读者来找我,有的赞赏,有的批评,甚至被文章包括的学校和人指责过,但现在回头想想,心里还是很宽慰的,我自己对得起我写的稿子,我会对

2021年中青报实习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