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继愈是谁?”说起:任继愈
7月11日,中国学界泰斗季羡林和任继愈双双陨落,一时间成为我国媒体的报道热点。 各媒体几乎全部在当日报道了季老逝世的消息,而相当一部分媒体对任老辞世的反应则有些迟钝。不但报道时间迟了一或两天,在版面安排和报道规模上,也和任老的学术地位和杰出贡献不太相当。有的媒体把任老逝世的消息放在次要版面的次要位置,甚至安排在文娱版视同演艺界某君的辞世。北京有家报纸在7月12日的“二老逝世”专版上,有关季老刊发了五篇文章,有关任老则只发了篇600字的小稿,而且还放在边栏。
这种报道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当任继愈先生仙逝的消息传来以后,有的记者脱口而出:“任继愈是谁?”直至新华社刊发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任继愈先生辞世表示深切悼念的通稿以后,有些媒体才如梦方醒,纷纷补稿。
任继愈,著名学者、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声誉馆长,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老子全译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等,还主持中华大辞典、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xx出版工作。就学术成就、贡献及影响而言,任老和季老难分伯仲。
作为媒体,尤其作为文化记者,对任继愈先生的不识和漠视,客观的评语只能是“无知”。其余暂且不管,仅举两例即足见任老学术成就之巨、学术地位之高:她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无疑含有里程碑意义,一度曾轰动中国知识界和理论界,几乎使当初的学者们人手一册;她主持xx出版的中华大辞典是中国现在正在编纂中的顶级国家出版工程,属“300年一修之典”。
不知任继愈是何许人,显然和我们有些xx记者读书不够多,知识面太窄,又不愿潜心做功课相关。新闻工作的快节奏、高压力,和新闻传输出现的快餐化倾向全部是事实。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的xx记者力戒浮躁之心,重视知识积累和学术滋养,此乃新闻人立足兴业之本,舍此就不可能有好报人,好xx、好记者。
把任继愈逝世的消息刊于文娱版,归在明星圈,也能够说是新闻传输领域“娱乐化”倾向的表露。一些媒体的“娱乐化”做法已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质疑和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有些媒体对任老报道的淡漠,和当下一些媒体人只热衷
2021年从“任继愈是谁?”说起-任继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