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标讲座北京中泓鑫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王继承 PH ? Ph 一般指氢离子浓度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 pH 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 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pH 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在养殖水体中, pH 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 pH 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1、 pH 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 PH 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 pH 值。? . pH 值的决定因素: ?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 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 PH 下降,相反则 PH 升高。?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 PH 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 PH 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 造成水中 PH 相对降低? . pH 值的变化规律: 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 pH 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 16 : 30 — 17 : 30 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 pH 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 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 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 PH 值的日变化。掌握 pH 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判断 pH 值的意义: 如果养鱼水体 pH 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 pH 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质不足。?所以, PH 对实践中在施化肥方面的帮助:: 一是在施用硫酸铵等氮肥时应避免 pH 值过高,以防 NH4+ 转化为有毒的 NH3 。二是在施用硝酸钾等硝态氮肥时,避免 PH 过低,因为过低的 PH 往往是缺氧,缺氧则反硝化作用增强,以免造成亚硝酸盐毒性增加,以及反硝化脱氮损失及随水流失。?2、 pH 值对水生生物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PH 值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水产养殖生产。 .养殖水产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 pH 值范围大致是 —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 pH 值在 7~。 pH 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 — 10 、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 pH 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实践证明鱼在酸性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 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水产养殖水质指标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