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疑难解析】
1.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
·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儿子的事情。
2.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甲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
乙生:表现了母亲的宽厚仁慈。
丙生:表现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丁生:表现了母亲深明大义、识大体、耐大劳的特点。
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剪裁技巧、揣摩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4.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看一看哪些地方有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课文第14至17段大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
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重点品析】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这一段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
2.“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句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
3.“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创造了”是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是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
4.“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
不能。这两句话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
【课外知识补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城外青山横亘,白水环绕。我与君在此地分别,你漂泊四方恰如孤篷万里。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也像它一样;太阳依山缓缓落下,好像依依不舍,正如我与你分别的情意。从此我们挥手分别,连马也像不忍分离似的长鸣不止。
这首送别诗情意深挚宛转,所写之景历历在目,语言流畅自然。诗的首联用两个工整的对偶句形象地描绘了分别之地的自然景色:城外青山横亘,白水环绕。此时此地分别,更使人惆怅伤怀。颔联以贴切的比喻写友人孤篷万里,漂泊四方,这当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谊。颈联就眼前写实景来抒写怀抱,把双方的惜别之情表达得十分含蓄而深沉。尾联以萧萧马鸣进一步烘托出分手时留恋难舍的心情,使诗篇言尽而意不尽
回忆我的母亲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