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各当其分,逍遥一也人生安分即逍遥.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各当其分,逍遥一也人生安分即逍遥
摘 要:在郭象看来,万物相互间无高下贵贱之分,无需羡于她物,只需各足其性,就能达成逍遥之境,而逍遥自得的根源就在于万物没有造物主,万物自生自造,“独化”而来。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自生自造而无所待,那么要达成逍遥的境界就无需依靠外物,只需要尽其所能完善本性,使本身达成完满,就能在玄冥之境中自得其乐。天性是事物内在含有的一个区分于她物的,绝正确,不可改变的本质,“不可逃,亦不可加”,万物不能改变天性,所以万物只能不违反天性,不执著于外物,顺应自然本性率性而动,弃彼任我,任性自为,使得本身归于天性自然,逍遥自得。
  关键词:郭象;逍遥;独化;天性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2103-084-02
  一、庄子和郭象逍遥义辨
  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无待”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的蜩和学鸠,翱翔蓬蒿之间的斥�不能逍遥游,甚至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②的大鹏及“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以后反”③的列子全部没有真正实现逍遥游,就在于其“有所待”。
  郭象却认为蜩、学鸠、斥�及大鹏即使在大小上有分别,但枪枪榆枋而止是蜩和学鸠的本性,翱翔蓬蒿之间是斥�的本性,扶摇九万里徙于南冥是大鹏的本性,只要不为本身环境所限制,实现自己的本性,就能实现逍遥游。所以说“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馀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④即使蜩、学鸠很小,但尺寸之间就能自由翱翔;而大鹏翼大,只有在九万里之上才能翱翔,只有南冥天池才能容纳其身,所以小鸟和大鹏相互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小鸟各尽其能、自适其性,无需像大鹏历时六月,途经九万里就能逍遥自得,乐在其中。
  二、郭象之逍遥的基石:独化
  在郭象看来,万物相互间无高下贵贱之分,无需羡于她物,只需各足其性,就能达成逍遥之境,而逍遥自得的根源就在于万物没有造物主,万物自生自造,“独化”而来。“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⑤
  首先,郭象和裴�一样反对王弼的“贵不论”,认为“无”不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无”就是无,从“无”中不能产生“有”,天地万物不是从“无”中产生而来的,所以“贵不论”不能解释天地万物存在的理由。
  但其次,裴�从详细事物的有出发,认为“有”是自生的,但任何事物全部不能孤立存在,万有之间相互联络而共同存在,“有之所须,所谓资也;资有攸合,所谓宜也。”⑥郭象认为,从详细存在的相互联络事物出发,寻求事物存在的根源,必定会推出造物者为万物存在的源头。
  正如庄子所喻形体、影子和罔两的关系,“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和?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附蜩翼邪?”⑦假如认为影子是依附于形体而存在,那么,形体的存在也是依靠于她物而存在,假如用这么的方法一直追问下去,最终一定会找到一个事物存在的根源,这个根源作为造物者产生世界万物。
  但郭象否认这种造物主的存在。“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邪?无邪?无邪则胡能造物哉!有也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以后始可和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

2021年各当其分,逍遥一也人生安分即逍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