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黄济先生点滴是吾师
吾师黄济先生原名于鸿德,山东即墨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关键奠基人。 20世纪90年代初,我有幸投黄师门下,成为先生的及门弟子。
那时先生的名气已经挺大,解放后中国第一本教育哲学教材就是先生主编的。我在上本科时,教育哲学老师向我们介绍先生时,语气中饱含敬意,那情景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入北师大后,首次见先生,给我的印象和想象的有很大差异:穿着早已过时的灰色中山装,布底鞋,微驼着背,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几乎听不懂。但先生很和蔼、很健谈。
北师大的三年,先生之嘉言懿行,弟子敬慕而铭记之。
先生是严谨、严格、诲人不倦的师长
先生平日性情温柔敦厚,极少直截了当地批评我们。她的严谨、严格是我在被狠狠批评一次以后才领教的。二十多岁的我,贪玩、怕苦。一次写论文,我用英语的逗号和句号替代文章全部汉字标点。另外,文章中还将著名教育家夏�尊的“�”写成“丐”。开始时先生还和颜悦色地告诉我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应该严谨,以后,当先生问我“�”怎样读,当我说念“丐”时,先生忽然十分生气地提升声音,让我感到十分害怕,那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想不到看起来和蔼的先生也有那么大的脾气!是啊,一个孜孜以求的学者怎能许可自己的弟子如此浮躁?!想起这事,至今我仍汗颜!
毕业时先生用叶剑英的一首诗书写了一副行书送我:“攻城不怕艰,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一直将这幅作品挂在书房,懈怠时便用它给自己鼓劲。现在我已为人师,时常会想起先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在黄先生门下三年,先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她的出群才识及诲之谆谆使我深蒙启迪,终生受用并常以之转嘱后生共勉之。
先生是勤学不倦、笔耕不辍、不知老之将至的学者
先生曾经说过:“我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虚心好学、孜孜以求,以她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先生主张“学习要做到‘四勤’,即勤学、勤思、勤问、勤写”。她认为:“只有虚怀若谷,锲而不舍,才能纳细流而成江河。”为此,她曾为自己的一本文集取名雪泥鸿爪。先生的案头手边,常常放着几本工具书,碰到疑难,便立刻查阅,直到问题处理以后止。
先生一生勤学不倦,笔耕不辍,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著作等身。以前电脑没有现在这般普及,文章全部是手写的。有时出差赴京去探望先生时,她还饶有兴致地将自己的手稿拿出来给我辈欣赏。但见稿件上的字工工整整,每个字全部是一笔一画写就的。一篇文章总是几易其稿,能够想象先生这些著作花费了她多少心血。至今为止,先生还不会电脑,2021年年初我赴京时探望先生,她正在撰写弘扬国学的文章。先生有些沮丧地告诉我,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不会用电脑,查阅资料十分不方便。一个早该颐养天年的学者,耄耋之年还在用行为向我们诠释老知识分子“格物致知”“心诚求之,虽不中,心向往之”等理智之精微。
先生是真诚、通达、智慧的君子
印象中的黄先生雅有情操,是真诚的。先生即使瘦小,但只要你和她打交道就能感受到山东人的直爽和豪气。先生尤其健谈,常常和我们谈到其年轻时求学、当兵的经历。有时还和弟子们叙家常,会谈及自己的童养媳和不满意包办婚姻从而走出旧婚姻泥潭的小说。弟子们感受到的是先生坦率的性格、坦荡的人生。每有新作问世,先生全部会从几千里外给我寄书。十多年来我已经收到先生寄给我的
2021年吾师黄济先生点滴是吾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