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程丽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26-27 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形成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并建立表象。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探索法、讲授法、操作法,动手感知法。教学用具:课件、米尺。学生用具:学生尺、20厘米长的纸带、一分硬币、一角硬币、卡、一粒米。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请生说说上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你能用身体比划出一米有多长?一厘米有多长? 3、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在生活中我们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做单位?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一)认识分米 1、师:出示课件,请你观察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生观察回答问题。 2 、师:在数学中,我们定义 10 厘米的长度叫做 1 分米。(板书: 10 厘米=1分米) 师:那么长方形的长度也可以写成 1分米。宽就可以写成几分米呢? 生回答,了解简单的进率换算。 3、师:你能在学生尺上找出一分米给你的同桌看看吗? 学生汇报,刻度从几到几是 1分米。师:是不是只有从 0到10厘米是一分米呢?你还能找出从几到几是 1分米呢?再请生回答,并说说原因。 4、师:我们一起学习了 1分米,那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 1分米有多长啊?请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上比划出一分米有多长? 师与生齐操作。 5、师:比划出 1分米老师想考考大家的感受结果,请拿出学生剪,在纸带上剪出一分米长的纸带,再用学生尺量一量,谁剪出来的纸带最接近一分米? 学生动手操作。结束后汇报结果。(相差比较多同学,可以再次将手指放在直尺上感受一下,并记住这么长就是 1分米) 6、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结合今天我们学习的分米知识。你能用学生尺画出 1分米的线段吗?动手试一试。生动手画,完成后展示学生的线段,请生来检查线段是否正确。 7、师:感受过,剪过,也画过 1分米了。现在老师又有一个疑问。1米有多少分米呢?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探索出问题结果。学生动手操作,后请小组汇报结果。请生上台带领大家数一数。(板书: 1 米=10 分米) 8、师:在生活中你剪过哪些物体的长度是 1分米或者接近 1分米呢? (整支粉笔、棒棒糖,手机等) 生回答。若生想不到,师可做补充。原来数学就藏在生活中,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看看数学书中还有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数学知识。(二)、认识毫米 1、师:数学书的长度和宽度我们已经量过了,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量一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