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等量代换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想)等会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多媒体播放动画故事《曹冲称象》。
师:想到了吗?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生:《曹冲称象》。
师: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说得多好呀!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秤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渗透着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师: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看,两个小朋友要去看望生病的老师,他们在买水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要知道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必须知道那些信息?
师: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一个西瓜重4千克。
师: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讨论)
师: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方法1:一个西瓜4千克, 1千克等于4个苹果,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方法2: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方法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 4×4=16(个)。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p109“做一做”
师:动物园
等量代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