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赵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赵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谢民师推官书是苏轼所写的一篇书信体文论,作者用生动简练、舒展自如的笔墨,称赞了谢民师的诗文,并借此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信中指出,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篇书信是苏轼文学创作基础看法的表述,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怎样呢?本文是xx整理的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答谢民师书文言文原文
  答谢民师书
  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和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表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生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和日月争光可也。能够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和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和知者道,难和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统计,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宋〕苏轼
  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
  最近我俩分别以后,数次承你来信问候,详知你日常起居安好,十分欣慰。我禀性刚直简慢,学问迂阔,才质驽钝,因事连年被摘,不敢再自居于士大夫行列。自从回到海北,见到旧日亲友,也已经漠然如同隔代之人,何况和您平素没有交往,还敢和您订交吗?您数次屈尊光临,立谈之间一见如故,使我万分欣幸,意想不到,无法用言辞来形容。
  您给我看的书启、诗赋、杂文,我已读了多遍。大作如同行云流水,原本无一定的形式,飘荡流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文理毫不做作,千姿百态,舒卷自如。孔子说:“说话不讲究文采,流传就不会广远。”又说:“言辞只求能表示意思就行了。”言辞仅要求能达意,好象是不讲究文采,这是很不正确。要把握住事物的微妙处,真象拴风捉影那样难。心中能把事物根本搞清楚的,大约在千万人中也找不到一个,而何况是要用口说和手写把事物表示清楚呢?表示清楚的,这就叫“辞达”。言辞要做到能够达意,那么文采就利用不尽了。扬雄喜爱用艰深的辞藻来文饰浅显易懂的意思,假如直捷了当地说出来,就人人全部能明白了。这种写作方法正是扬雄自己所批评的“雕虫篆刻”那一套。她的太玄、法言全部属于这一类。而她偏偏只对作赋追悔,这是为何呢?终生经营雕虫小技,而写作太玄、法言时仅仅变有韵之文为无韵之文,便称之为经,这能够吗?屈原作的离骚,是风、雅传统的再发展,即使和日月争辉也不逊色。莫非我们能够因为它象赋而称之为雕虫小技吗?假如贾谊赶上了作孔子的学生,那么她的学行已经足以“入室”了。而扬雄却因她作过辞赋而贬低她,以至和司马相如等同。象这么浅陋的看法,在扬雄身上是很多的。这些话能够同明白人说,不能同通常人讲,我因为议论文章,因此偶然谈到。欧阳修先生说:“文章象赤金美玉,市上本有定价,不是凭谁的一句话就能论定价格的贵贱。”我啰里啰索讲了一大堆,对您未必有什么好处吧,真是惭愧惶恐不已。
  您索要惠力寺法雨堂的题字,我原来不善于书写大字,勉强写来终究不好,又加上船上地方狭窄难以书写,因此未能遵命写好。不过我将途经临江,理目前去游览。或寺僧要我写一点什么,我会写上几句留在寺院内,以抚慰您的乡土之思。今天抵达峡山寺,稍作逗留后就离开。相距越来越远,期望你千万随时珍重。
  答谢民师书文言文注释
  词句注释
  1、奉违:指和对方离别。奉:敬词。违:别离。
  2、亟(qì):一再。辱:委屈,谦词。
  3、具审:完全了解。审:明白。
  4、受性:秉性,秉赋。刚简:刚强质直。
  5、学迂:学问迂阔。材下:才能低下。
  6、坐废:因事贬职。累年:好几年。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放逐惠州,绍圣四年改谪儋州,元符三年,始内调

2021年答谢民师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赵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3-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