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
基本信息
学 科
历史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课
教 师
赵红志
单 位
济水一中
课题名称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一.知识目标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二.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②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听过50年前的流行歌曲吗?(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50年代,这首《社会主义好》红遍大江南北!激扬的曲调,深情的歌词唱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跳动的音符里蕴藏着一种时代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歌曲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
(多媒体出示课题)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设计思路: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引发兴趣是关键。依据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心理特征,利用歌曲进行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渲染气氛,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自然地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同时歌曲的主题与本课内容十分贴切,是导入更加自然。)
讲授新课:
探索之路
1.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教师: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播放录像刘少奇做政治报告片段。
问题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问题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问题3:当时人们有着怎样的愿望?
问题4: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看完录像,让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并结合课本的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八大的决策符合国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所以,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从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过渡:多媒体展示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即在其指导下经济战线取得的成绩。
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年度
农业总产值(亿元)
1956
600
1957
750
教师:农业战线取得可喜成绩,使一些人看到这一数字后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建设的步子可以再大一点
赵红志教学设计(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