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系
裘娟萍钟卫鸿邱乐泉汪琨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既多样又复杂。
序号
特点
A B
类型
(1)
既利甲又利乙
+ +
共生、互利共栖
(2)
利甲而损乙
+ -
寄生、捕食、拮抗
(3)
利甲而不损乙
+ O
互生、偏利共栖
(4)
不损甲而利乙
O +
例同(3)
(5)
既不损甲也不损乙,既不利甲也不利乙
O O
中性共栖
(6)
不利甲而损乙
O -
偏害共栖
(7)
损甲而不利乙
- +
例同(6)
(8)
损甲而利乙
- O
例同(2)
(9)
既损甲又损乙
- -
竞争共栖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metabiosis)。
一、互生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土壤微生物中,互生关系十分普遍。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纤维素分解菌
有机酸
提供氮素营养物
提供固氮时的营养
分解纤维素
(二)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
互生关系(正常情况)
寄生关系(某些特殊条件下)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关系:
人肠道内的菌群:
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占粪便干重1/3的是细菌,
其中厌氧菌占了绝大多数。
正常菌群通过肠道获取营养;
提供许多人体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对人体作出贡献;
通过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
环境条件改变或着生部位改变:
正常菌群
致病菌
滥用抗生素;
人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吃了不洁净的食物;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大肠杆菌,一旦进入泌尿系统,引起尿路感染。
人体表面的正常菌群,一旦它们进入伤口也会引起感染。
条件致病菌:人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一旦进入非正常聚居部位,或生态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
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例如,含蜡状芽孢杆菌(B. cereus)的“促菌生”,含地衣芽孢杆菌的“整肠生”等,它们都是通过芽孢杆菌的生长,为肠道重新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促使肠道内正常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这类活微生物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