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某: 顾一苇
班级: 食工0801
学号: 2008309203499
指导老师: X茹
设计成绩: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1年1月14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要求与设计条件…………………………………(3)
第二章、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4)
第三章、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6)
第四章、影响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因素………………………………(8)
第五章、最优类型的计算……………………………………………(11)
第六章、旋风分离器尺寸说明………………………………………(19)
附录
1、参考文献 ………………………………………………………(20)
任务要求
除尘器外筒体直径、进口风速及阻力的计算
旋风分离器的选型
旋风分离器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旋风分离器三视图的绘制
时间安排:2周
提交材料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设计条件
风量:900m3/h ;
允许压强降:1460Pa
旋风分离器类型:标准型
(XLT型、XLP型、扩散式)
含尘气体的参数:
气体密度: kg/m3
粘度:×10-5Pa·s
颗粒密度:1200 kg/m3
颗粒直径:6μm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和操作
原理:
含尘气体从圆筒上部长方形切线进口进入,沿圆筒内壁作旋转流动。
颗粒的离心力较大,被甩向外层,气流在内层。气固得以分离。
在圆锥部分,旋转半径缩小而切向速度增大,气流与颗粒作下螺旋运动。
在圆锥的底部附近,气流转为上升旋转运动,最后由上部出口管排出;
固相沿内壁落入灰斗。
旋风分离器不适用于处理粘度较大,湿含量较高及腐蚀性较大的粉尘,气量的波动对除尘效果及设备阻力影响较大。
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无运动部件,操作X围广,不受温度、压力限制,分离效率高。一般用于除去直径5um以上的尘粒,也可分离雾沫。对于直径在5um以下的烟尘,一般旋风分离器效率已不高,需用袋滤器或湿法捕集。其最大缺点是阻力大、易磨损。
含尘气体
固相
净化气体
外螺旋
内螺旋
外圆筒
内圆筒
锥形筒
切向入口
关风器
(防止空气进入)
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
在满足气体处理量的前提下,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尘粒的分离性能和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的压强降。
①分离性能
分离性能的好坏常用理论上可以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尺寸:临界粒径dc及分离效率η表示。
A:临界粒径dc:指旋风分离器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假设:在器内颗粒与气流相对运动为层流;颗粒在分离器内的切线速度恒定且等于进气处的气速ui;颗粒沉降所穿过的最大距离为进气口宽度B,导出临界粒径dc的估算式:
dc=(9μB /πNeρsui)1/2
旋风分离器进口管的宽度B,标准型B=D/4;Ne:气流的有效旋转圈数,~3,标准型3~5,通常取5;ui进口气体的速度(m/s);μ:气体粘度;ρs:固相的密度
dc愈小,分离效率愈高,由估算式可见dc随D的加大而增大,即效率随D增大而减小。当气体处理量很大又要求较高的分离效果时,常将若干小尺寸的旋风分离并联使用,称为旋风分离器组。粘度减小,进口气速提高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B:分离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总效率:指被除去的颗粒占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时带入的全部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η0=(C1-C2)/C1
C1:旋风分离器入口气体含尘浓度;C2:旋风分离器出口气体含尘浓度
总效率是工程上最常用的,也是最易测定的分离效率,其缺点是不能表明旋风分离器对不同粒子的不同分离效果。
*粒级效率:粒级效率指按颗粒大小分别表示出其被分离的质量分数。
含尘气体中的颗粒通常是大小不均的,通过旋风分离器后,各种尺寸的颗粒被分离下来的百分率也不相同。通常把气流中所含颗粒的尺寸X围等分成几个小段,则其中平均粒径为di的第i小段X围颗粒的粒级效率定义为:
ηpi=(C1i-C2i)/C1i
不同粒径的颗粒,其粒级效率是不同的。根据临界粒径的定义,粒径大于或等于临界粒径dc的颗粒,ηp=100%。粒级效率为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直径
d50=[μD/ui(ρS-ρ)]1/2
对于同一型式且尺寸比例相同的旋风分离器,无论大小,皆可通用同一条粒级曲线。标准旋风分离器的ηp与d/d50的关系:
总效率η0=Σxiηpi,xi为进口处第i段颗粒占全部颗粒的质量分率。
②旋风分
旋风分离器地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