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个人风采.doc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个人风采
(摘要)本文叙述了一个语文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及在故事中的感悟,在故事的反思和叙述中,用“教师喻像”概括地表达了关于“语文教师角色”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即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梦想的开启者,是他们追梦途中的同行者。
(关键词)教育叙事 教师喻像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一些什么?语文教师是什么?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此进行过理论的概括和研究。笔者曾在中学语文教学岗位上从教7年,在教育生活和经验中,对此形成了个人的认识。柯兰迪宁认为:“个人实践性的知识是指从经验中出现的……和个人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念体。它浸透并构成一个人存在的所有经验知识。它的意义来自一个人的经验历史――包括专业与个人历史――并为其所理解。”柯兰迪宁非常重视教师在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对隐喻的运用,他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就是要发展一系列隐喻,用以表征教师的经验。他指出,隐喻是个人化实践知识的重要部分和实践语言的主要形式。教师喻像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重要的概括功能,因此,寻找教师的喻像就成为了教师知识研究者的重要任务,而“教师喻像”产生于教师教育教学的生活故事之中,因而叙事的质的研究方法是获得教师喻像的最佳方法。[1]
本文即通过教育叙事来寻找“语文教师角色”的“喻像”。
一、一个特别的学生
M是笔者在8班时教的一个学生。笔者在初三时接手8班,只教了他一年的语文。他很调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小时候曾经在马路上倒碎玻璃片,去玻璃厂偷玻璃弹,整天泡在池塘里,我妈用竹竿在岸边追着我打……”“有时爱耍耍小性子,每次离家出来,就带一个小收音机,躺在山头半绿半黄的苔癣上任蚂蚁跑过额头,很晚的时候就会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心底里反而特高兴。”他经常迟到、上课睡觉、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惹来了老师们的嫌恶。虽然这样,他的成绩却还不错,在班上总保持前几名。接手8班两个月后,笔者从他的“随感”里,从他回答问题中,了解到他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思维细密灵活、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他在“用一半的心调皮捣蛋,用一半的心学习”,成绩还能不错,要是他能全心投入学习,肯定可以学得很出色。可他在读书求学方面没有多大的上进心,在“随感”中,他写到:做一个成功者,不是我最大的梦想。这个世界并不只属于成功者,还有更多的失败者。我从没有想过,要超出自己本能的范围和成功者一争高低。我只是十分由衷地想得到一份美好的真情。笔者认为,这个学生很有潜力,但他自己却意识不到,虽然他有他的追求――“一份美好的真情”,但这不足以撑起他的人生。笔者爱惜他的聪敏,惋惜他的不上进,迫切地希望他在读书求学、追求理想事业的道路上更奋进一些。于是,笔者很自然地关注他,总是试图去影响他,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教学以外的事情,并将这些事情概括为“与梦同行”。
二、与梦同行
。又一次违纪之后,班主任老师叫M去7班7班是当时的普通班,他竟然一口应允。课余,任课老师都纷纷议论这件事情。笔者得知这个消息后,先是震惊,过后则是冷静:在成人眼里,学生们都应该是很想上重点班,考重点高中的,让学生去7班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最严厉的惩罚了,而M却那么轻易地答应,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于在不在重点班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个人风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