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读书心得
1:
暑假中再次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和教育这本书,我认为在每一页中除了写着“爱心、良知、思索、责任”以外,还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除了“学识渊博、正直善良、很热爱学生”以外,还有“很有智慧”这一条。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个充满智慧的老师。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李老师用她的智慧化解了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难题。比如在“万同偷随身听”事件中,李老师开始是很严厉的告诉万同,游贤的家长报了案,公安局的人已经来到了学校,当万同认可是“我和游贤开玩笑”后,李老师立即顺着她的话说是有误会,于是下面就用更缓解的语气来处理完了“失窃案”。再看看有关程桦的教育。当程桦骄傲自满的时候,李老师没有简单的用一句“胜不骄,败不馁”来说教,而是用充满智慧的头脑给程桦定出了她下一步的奋斗方向“超越自己”。在和程桦交流的过程中,李老师既列举了很多杰出人物的事迹,又从理论上给她解释了“成熟”的含义,使程桦的思想之翼在重新起飞后,变得愈加矫健,最终取得了成功。
从以上事迹中我们能够看出,李老师不论是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还是在对优等生的培养中,除了她对学生有一颗负责任的爱心,还有她的智慧在里面。
目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过教育也要讲究方法方法,而正确方法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她们的兴趣和才能,了解她们的个性特征,了解她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她们的所需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她的智力发育,她的思想、爱好、兴趣、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索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示能力,只有具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解学生所为,才能和学生进行更加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怎样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怎样让犯错误的学生能比较轻易的更正她的缺点……不过有很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从李老师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彰学生。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透土壤。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所以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很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老师之爱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就要不停的学习,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
2:
我们这一代成长于一个物质、精神全部比较平淡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也没有更多的诱惑。在传统家庭的“双目”和“书中现有黄金屋,书中又有颜如玉”世俗观念的监管下,使我“安心”地读了部分书。读时字要一个个去认,句须一句句去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升。没有出色画面,也没有伴奏音乐,更没有旁白点拨,靠的是自己不停读、重复感、努力悟,最终成长为一名能引领她
2021年初中老师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