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11个生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学生自由说谜面,猜谜底)
2.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谜语诗,你们想猜吗?
3.媒体出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
4.引出课题: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媒体出示:1 画
5.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1)你们看,这幅画多美呀,让我们赶紧来看看画上都有什么?
(2)请小朋友们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一说。(远处有……近处有……)
板书:山 水 花 鸟
6.小结过渡:这样有山有水的画,我们称之为山水画。这样的一幅山水画无论挂在哪里,哪里就会变得格外漂亮。接下来,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山水画。
说明: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用一幅画引入课文,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二、初读课文
,边读边圈出诗歌中的生字。
?(指名读)
。
(1)媒体出示:本课11个生字
(2)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①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
②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
③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
④春: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的笔顺。
⑤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
⑥声:上面是个“士”,不要写成“土”,两横的长短要注意。
⑦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
⑧随机学习“辶、忄”两个偏旁。
(3)字宝宝认识之后,在读音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注意区分平翘舌音:“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
。(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男女生比赛读)
,谁会
《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