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们都是这场战‘疫’的战士”.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都是这场战‘疫’的战士”
——文艺界以作品持续驰援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心。
  从诗歌到散文,从绘画到剪纸,从歌曲到戏曲,疫情暴发以来,文艺界围绕防疫抗疫主题创作一大批文艺作品,或个性鲜明、动之以情,或雄壮慷慨、激昂高亢,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展示疫情防控中的国家行动,凝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疫情面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抗疫作品?怎样发挥文艺的作用?日前,本报采访了三位文艺工作者,听他们讲述抗疫文艺作品创作过程及其背后的心声。
  向生命的逆行者致敬
  “在众多的职业中,你们定位了奉献的人生!在自然的顺时针转动中,你们却选择了生命的逆行!”
  此时,是大年初四凌晨五点,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没有丝毫困意,飞快地把脑中浮现的诗句敲在手机备忘录里。窗外,夜色朦胧,四周寂静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忧虑。
  诗写得很顺利。一个多钟头,一气呵成,一首47行诗就已成型。“诗境是早就酝酿勾勒好的,诗象早已呈现在脑海中,结构似乎也是现成的。”他说。
  被疫情弄得很焦灼的日子里,前线救援消息不断传来:由上海、广东等地派出的援鄂医疗队开始奔赴重点疫区武汉。随后,一支支军队和地方的援鄂医疗队陆续开赴“前线”。
  “正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他们必须与亲人分开,挥泪辞行;正是挂灯笼、放爆竹、庆新春之际,他们却默默收拾行装,向着危险方向逆行。但他们的脸部表情坚毅平静,他们的眼神中没有抱怨委屈。”陈崎嵘一直纠结着,也在感动着,“一双双患者祈求的眼光在脑中浮现,一批批出发去一线的逆行者从梦中走来”。
  此情此景,令陈崎嵘想起17年前抗击非典的情景,想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但凡国有大灾、民遇大疫,都是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慷慨赴难。我必须把他们捕捉到,写出来!这是一种责任!”
  “当一种灾害降临,当一种风险面临,当一种考验来临,当一种威胁濒临,中华民族,总有:挺身而出的人,舍身成仁的人,处变不惊的人,大爱无疆的人,为国捐躯的人,视死如归的人。”写到这里,他觉得格律的、现代的诗句已表达不尽自己的情感。他蓦然想起屈原的《离骚》,灵感一来,大胆借用楚辞句式,随手写出“国有难兮,岂顾家;人有险兮,何惜身”,情感之水顺着激昂的诗句滚滚而来。
  陈崎嵘坦言,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面前,诗文乃至文艺是软弱的,但在抗击疫情的整体战役中,民族的自信心和个人的精神状态极其重要,“文艺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抚慰情感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全民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文艺仍然应当是号角和鼓点、春风和阳光”。
  记录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
  跟很多人一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这个春节过得也不太好。
  客厅里的电视,手机上的微信,反复发布着最新疫情。数字的不断蹿升,让纪红建在家待得心烦意乱。
  此时有消息传来,湖南137名医务人员在长沙登上列车,直奔湖北黄冈,紧急施援,这一天是大年初一。
  不能再等了,纪红建赶快拨通中国作协的电话,请求上前线采访。但由于疫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作协并没有做相关采访安排。既然不能上战场,那应该做点什么呢?
  铿锵的宣誓声,奔跑的脚步声,连同运送物资的车辆轰鸣声,时时都在震撼着他。纪红建开始搜集素材,他希望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这场“人民战争”,记录用生命奋战

“我们都是这场战‘疫’的战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HISS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