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威家庄:付家庄
有些人说:“胡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含有历史痕迹的一个文化,它所展示的大约是属于通俗文化的一个时代主流的东西。”没有了胡同的城市就像人失去了记忆一样,济南的胡同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
我喜爱揣着一份怀旧的心情独自游走于这些旧日的街巷之中,细细品味着那种敦厚悠长的老济南味。远处传来的一声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使我童年的记忆蠢蠢而蠕。这里的一切全部深深地吸引着我,好像悠远的历史足音待我追寻。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中的相机,统计下老街最终的影像。
清朝道光年间,有魏姓人家为避黄河水患,从长清迁至此地定居,故村落被命名为魏家庄。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因魏家庄正处于济南老城和商埠中间,便随之热闹起来。上世纪30年代,这里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区,当年的新市场一度成为那个年代的娱乐中心。现在,这条褪去颜色的老街上,那些若隐若现的昔日官商豪宅、商号铺面似在诉说着她曾经的辉煌和沧桑。
魏家庄45号的门楼最吸引人。这是一个约六七米高的高大气派的金柱门楼,门屋较深,门枕石上雕刻着精巧的祥瑞图案。进入大门后,分左右两扇门,右边的门通向一个四合院,门楣上刻有华丽的牡丹浮雕。在门口乘凉的大爷说,这不是通常人家的院落,它是原山东省督军张树元的公馆。
从张家公馆往西走不远,有一条不起眼的南北走向的小巷,便是树德里。走在这条曲折而狭长的胡同里,不经意间你会发觉它的不一样平常――小巷中竟隐藏着数座欧式风格的百年“地楼”。听说这是张树元在民国初年官位显赫之时建造的,其中一部分赠予了其姐夫王其凤的后代。因王对张有举荐之恩,张为感恩报德,街名遂被命为树德里。闲暇时我喜爱到这里溜达,看着那些坐在传统洋楼前晒着太阳、拉着家常的街坊邻居,和嬉闹着捉迷藏的孩子们。恍若又回到了逝去岁月中的某一瞬间。
从奎胜街的西头走过,有一条连接人民商场和纬一路相对宽广的街道――麟祥街。旧时的麟祥街靠近商埠,很多商家纷纷在此开设店铺,使得麟祥街的商业气息十分浓厚。麟祥街以南,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小胡同,这就是被称为济南最豪华里弄之一的同生里。
小巷虽短,却有着七幢风格迥异的二层楼房。这些楼房或古色古香,或洋味十足,颇为讲究。我这个“
2021年穿过威家庄-付家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