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框》说课稿
《小相框》是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中的一课。今天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设计和想法。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相框》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纸工制作,请学生给相片做一个框,起到美化的作用。所运用到的技能有画图、剪刻、拼贴、弯卷、折叠等,这些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并且常常在使用的技术,因此,在制作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学生如何运用已有技能,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的小相框。
2.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受到长辈们的呵护,常常出门游玩,会有许多照片。给相片做一个小相框,既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又能够起到美化的作用,让相片更有纪念意义,学生们一定十分乐意。做《小相框》所要运用到是画图、剪刻、拼贴、弯卷、折叠等技能,学生们经常在使用,并有了一定的经验,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没有了学习新技术的干扰,学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进行思考创新、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两个情况,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①.认识小相框的作用,掌握小相框的基本制作方法。
②.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展现学生的独特个性。
4.重点、难点
由于小相框的制作不包含新的操作技术,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见过许多相框、相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相框的制作方法和如何设计小相框上。而如何设计出式样新颖、外形美观的小相框是本课的难点。
二、 说教法
教学所使用的各式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师不仅要运用适当的'技术去刺激鼓励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自动学习,亦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环境等,来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设计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点拨引导法、再穿插示范讲解法、激情励趣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 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学会“怎么学”。我利用了观察分析法、模仿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互助法等方法。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先简单讲一下整个教学流程
1.欣赏激情,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采用的是激情导入的方法。运用课件展示一幅幅小相框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想想把自己亲手做的相框放在家中,是多么自豪的事情呀。
2.点拨引导,分析构成
学生平时接触过各种相框、相架,对相框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来讨论分析一下相框的构成,分组研究它的制作方法和要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用课件出示重点,演示制作过程。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制作方法,示范演示来得更加印象深刻。
3.研究设计,实践操作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在纸上进行设计,教师事先在纸上画好设计样图,明确设计要求。这样学生既可以自主创造,又不会因为无本可依而手忙脚乱。设计完后,学生交流改进,然后根据设计图进行实践操作,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
4.欣赏评价,课外延伸
学生制作完后相互
《小相框》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