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论白鹿原电影改编白鹿原介绍.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白鹿原电影改编白鹿原介绍

     摘要陕西作家陈忠实的“枕棺之作”——白鹿原自1993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旷日持久的关注。其中有不少论文对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关键集中于文化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方面。但总的来说,白鹿原电影改编的研究现在还是一片空白。本文关键从忠实原著、女性困境和圆形叙事等角度探析白鹿原影像改编的得和失,为经典小说成功改编成电影影像提供理论支撑,深入确定白鹿原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贡献。
  关键词王全安;白鹿原;电影
  在小说白鹿原问世20年之际,历时十年、重金打造的电影白鹿原最终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电影白鹿原秉承了忠实“原著”的标准,以影像的方法将观众带到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前那段漫长的历史语境中,再现了关中的地域风貌。陕西籍导演王全安集编剧、导演于一身,将历史叙述寓于浓烈的关中地域风情之中,再次将女性困境和圆形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灰白的色彩和简单化处理的技术手段完成了一部真正的作者电影,一部接地气的电影,将关中地域文化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在了观众面前。
  一、忠实原著
  长久以来,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一直奉行着“忠实于原著”的标准。即使到了新时期,荣获历届“金鸡奖”的“最好小说片奖”的电影,如骆驼祥子芙蓉镇人到中年等,全部是依据小说改编而成的,全部奉行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所谓“忠实于原著”就是“改编不但应忠实于原著的专题和灵魂,而且不得对原著关键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乃至细节描写进行改动,以维护原著在思想、艺术上的完整性”①。这种电影改编的观念是从文学的立场出发来衡量电影的,强调电影对文学原著的直接再现。而电影是集语言、声音、美术、摄影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展示。田壮壮曾说过:“拍电影主要的不是外在的所谓‘形似’,而是内在的‘神似’,它是民族精神详细到民族个人身上的灵魂。”②也就是说,必需表现出“本民族千百年来不停自我塑造的特殊心理素质的内涵和外延”③。电影白鹿原所表现的正是这么一个全新的影像阐释观念,那就是从“忠实于原著”到“忠实于电影艺术本身”。即电影改编“不单单在于从一个艺术形式改编成另种艺术形式。它首先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但也要力争比原著有所提升,有所革新,有所丰富”④。影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把人的意念和个人欲望视觉化,将人内在的愿望和想象经过影像完美的展现出来变成视觉影像,满足大家看的欲望,达成替换性满足。所以,尽管电影改编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制片商和导演仍然不惜重金购置小说的改编权,以满足观众“听见、看见”的欲望。正如英国作家约瑟夫·康德拉所说:“我试图要达成的目标,是经过文字的力量,让你们听见,让你们感觉到,而首先是让你们看见。”⑤
  原著作者陈忠实在观看完电影白鹿原后,认为:“电影拍得能够说很好,应该是这些年长篇小说改编电影,最成功的一部。”研究一下电影白鹿原为何能够超出小说作者的审美期待,并非是一件画蛇添足的事,它能够让目前乃至以后还会出现的经典名著影视改编工作,有一个可靠的航向和标杆,不至于出现更多的将观众“拍翻”的翻拍片。
  电影白鹿原之因此能让作者满意,首先在于它的“忠实”或曰“老实”。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吃透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人物个性,拍出了中国人原有的样子,说出了中国人特有的“道”。这个“道”就是中国人是怎样活着,又怎样看待世界的智慧。让这份源于本

2021年论白鹿原电影改编白鹿原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4-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