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过客人生中的过客经典句子.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客人生中的过客经典句子
上世纪60年代正牌大学毕业,在国有大企业工作20年,出过国,拿过外国的勋章,受到过中国和外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在同龄人中,我的父亲鞠荣芳算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不过,除了同村的人之外,每个见过我父亲的人,全部不相信我的这一段描述。行走在贯穿村子的河塘边,假如你看到一个老人拿着拖把,在河水中搅动,然后拧干,端着拖把慢慢往回走,衣衫陈旧,满是尘土,好像多个月没有洗过――没错,那就是她,我的父亲。
  我极难用一个或多个词来概括我的父亲,因为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比如,她是一个不会种地的农民。父亲出身穷苦,家中常常揭不开锅,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找不出来。父亲弟兄姐妹5人,她排行老二,几弟兄中唯有她一人学业优异,因此全心读书,反倒不会种地。1960年,20岁的她考入当初的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由此离开农村,成了“国家户口”。5年后,她大学毕业,“分配”到大连的一家炼油厂工作,今后在那里度过了快要20年的“单身”生活。
  在大连的20年可能是父亲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她在那里入了党,成了这个国营大厂的技术骨干。1976年开始,她作为中国教授组的组员,参与援建朝鲜枇岘炼油厂,前后3次去朝鲜工作,负责设备安装和人员培训,并所以获颁勋章,受到华国锋和金日成的接见。我们从散落在家中的旧照片里看到了当年父亲风华正茂的身影――整齐的三七开发型,笔挺的中山装,灿烂而不失端庄的笑容,巨大的花环套在她略显瘦弱的身躯上,虽有些滑稽,却难掩意气风发。
  这正是我和弟弟前后降生的时间。父亲和母亲1965年经人介绍相识,3年后结婚,几乎从一开始就常年两地分居,每十二个月只有短暂的探亲时间能够相聚。母亲在30岁那年生下我,信到父亲手中的时候,已经是7天以后。再过2年,母亲在南京出差途中生下弟弟,父亲又是最终一个知道的人。直到我12岁之前,我们每十二个月只能和父亲见面一次,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头脑中几乎没有“父亲”这个概念。
  直到6岁前后,我才忽然意识到,父亲可能是个“城里人”。因为我发觉,在村子里,其余孩子全部是叫父亲“爹爹”,只有我们弟兄俩被要求叫“父亲”。
  那时候我很愿意叫“父亲”。她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每次从遥远的大连回来,总要给我带部分漂亮的书和本子,其中包含在农村小学永远也用不上的英语本。仅有的一次,她还带我去了上海,住在外白渡桥周围的上海大厦,在豫园的某家书店给我买了全套三国演义连环画。这套书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以至于我的儿子一到能够读书认字的那个年纪,我就迫不及待地也给她买了一套一样的三国演义。
  7岁那年,我离开农村,转学去了邻县县城的一所很好的小学。我至今还记得老师嘲笑我不会说一般话,把“春天”读成了qun天,这农村孩子不能幸免的毛病让我自卑了很久。有一天,我的音乐老师看到了父亲从大连给我买的一本音乐书本,从我手中“借走”。从那以后,那书本成了音乐老师手中的教科书,再也没有归还。我还记得,我们跟在老师后面,照着那本书学唱“生产队里来了一群小鸭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一样的事情以后也发生在了数学老师身上,有一天她发觉我有一套数学计算练习卡片,也毫不客气地“借走”了。
  直到初中阶段,我才更深刻地意识到父亲身份的特殊性。在那个“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泾渭分明的年代,父亲的“城市户

2021年过客人生中的过客经典句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4-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