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和声雨夜
郑庆玲,女,1973年生于江西上饶,曾在本刊发表过散文,现在鹰潭铁路电务段工作。 雨夜,就是上苍为心灵煮开的那一杯咖啡。在时间稍纵即逝的步骤中,意识的烟云盘旋、交错,像古朴的螺旋枝把生命的信念执意上扬。一个比幸福感更为复杂的体验在城市的疲惫中一点儿一点儿涨潮……
白日里更像一个背负行囊的旅人,走在经纬交织的路上,感受到烈日和风暴的侵袭、郁闷和焦躁的杀伤。而心里那条会歌唱的鱼,依然尽力穿行在属于自己的水域,找寻适合自己方位的空间、温度和纯度。“选择一个花/比如百合/残余的恐惧以后仍然有淡淡的香味”虹影诗。
夜,隐秘而颤动的旋律梦幻般飘向高楼,变奏的音韵暗合着繁复的鼓点。流行音乐的情绪呐喊兴奋地充斥耳脉;不确切的车体碾过地面的声音粗糙而混沌;擦肩而过的身影显示着城市独有的慌忙和冷漠;雍容的质感阻隔和破坏着心理潜在的本真;生活的拥挤和错层夹带着经常无法表示的失落……现实的感伤太多了。
这么的夜晚,不适合想想塞尚、凡高和蒙克,她们总想把你带到立体和旋转的中心,让你感受飓风的磁场。那些繁忙地带颜色太重,步调太紧,质地太尖锐。或许更需要克利和马蒂斯,需要那种想像的空灵和舒缓的过渡,有一个慢的闲―――中性的颜色、略微迟钝的光感―――让心灵感受温婉的景致。水墨的国画也很好,但这时候不宜太冷太幽的山水,可能更适合来点简笔的花鸟,抑或是乡野的菜蔬,有泥土的清香,正契合了心灵无意识的回归。
一场雨随即来到,像任何的艺术那样以一个特有的方法完成风格连续以后的维新。这场雨快速成为调整情绪的杠杆,给大家疲乏的精神以另一个层面的点击,成为一个必须的缓冲和补白:船在急流以后短暂搁浅。不妨专心触摸洁净的沙砾,感受自然积淀的造型,欣赏水鸟停歇的姿态,领悟冲浪的声息。
尘埃落定。空气中淡远的清香随窗风驱散眼里的空洞和茫然。临窗,我伫立良久。雨点迎面扑来,撞击我的肌肤,有淋漓的快意。我看见地面上咆哮而过的车流,溅起的水幕好像天鹅湖舞中的裙摆,在路灯的辉映下闪亮而透彻。绵醉的慵懒和孤独的拥挤逐步走入平和。
记忆明晰中:那个描述情感承受极限的℃,那个为爱情而奔跑的周渔的火车,那段满腔幽怨、悲怆的橘子红了……那些感动着我的情节闪烁在脑海中。那些被勇敢表露出来的压抑和掩藏着的心性得以排解和宣泄,为内心疲惫的角落找到出口,减轻疼痛。
我在屋子里来来去去地踱着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温馨的灯光下水一样的流动着,有自由的不被打搅不假虚饰的真实;客厅正墙的书法蕙风依然透着墨香,在空气中弥漫。那束名为紫澜的瓶花,烘托着生命的飘逸和疏野;窗帘也格外雅致而朴素,营造出一个轻松闲适……在雨夜中熨帖着心灵最轻易皱折的部位。
走近书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吸引了视线,仿佛
2021年雨夜的和声雨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